徒手挤奶操作不当可能损伤乳腺组织,正确手法可避免伤害。
暴力挤压或错误施力位置会直接损伤乳腺导管和腺泡。应采用C形手法托住乳房,拇指与食指在乳晕边缘向胸壁方向轻柔按压,避免捏挤乳头或拉扯乳腺组织。哺乳期女性可学习国际认证哺乳顾问指导的标准挤奶手势。
每日超过8-10次徒手挤奶可能引发机械性乳腺炎。建议单次挤奶不超过20分钟,间隔2-3小时为宜。出现乳房硬块时,可配合热敷后采用振动式按摩替代持续挤压,使用Lecher哺乳按摩器辅助效果更佳。
未清洁双手或乳房皮肤可能将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带入乳腺。挤奶前需用肥皂水清洗双手,乳房用温水擦拭,必要时使用医用级乳房清洁喷雾。发现乳头皲裂应暂停徒手挤奶,涂抹羊毛脂乳头霜保护。
乳腺导管纤细者更易受损,这类人群建议改用电动吸奶器。临床数据显示,导管直径小于2mm的女性中,电动吸奶器比徒手挤奶的乳腺损伤率降低67%。产后乳腺水肿期也应避免徒手挤奶。
乳腺增生、纤维瘤患者强行挤奶可能加重病情。这类人群需经超声检查确认肿块性质,必要时采用真空负压吸奶器。哺乳期乳腺炎发作期间,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后再恢复挤奶。
日常可食用富含卵磷脂的大豆、蛋黄预防乳腺管堵塞,进行扩胸运动增强胸肌支撑力。选择无钢圈哺乳文胸减少压迫,哺乳间隙冷敷缓解胀痛。出现持续72小时以上的乳房剧痛、发热或血性溢液,需立即进行乳腺钼靶检查排除更严重病变。产后女性建议定期接受哺乳指导师的手法矫正,确保挤奶方式科学安全。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