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72小时避孕药后再次发生无保护性行为仍可能怀孕,与药物代谢、排卵时间、个体差异有关,需紧急补服药物或采取其他避孕措施。
紧急避孕药主要成分为左炔诺孕酮,需在72小时内服用,其避孕效果随服药时间延迟而降低。部分人群肝脏代谢较快,药物浓度不足时无法有效抑制排卵或干扰受精卵着床。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补服第二剂药物,或改用含铜宫内节育器等长效避孕方式。
紧急避孕药通过延迟排卵发挥作用,若服药时已接近排卵期或排卵提前发生,药物可能无法阻断受孕。可通过排卵试纸监测激素变化,同房后120小时内放置含铜宫内节育器避孕成功率可达99%,或遵医嘱使用醋酸乌利司他等二线紧急避孕药物。
同时服用抗癫痫药、利福平等肝酶诱导剂会加速避孕药代谢,降低血药浓度。需避免使用巴比妥类药物,必要时采用阴道避孕环等屏障避孕法,或选择双倍剂量紧急避孕方案需专业医师评估。
服药后2小时内出现呕吐或严重腹泻需补服全剂量。可选用米非司酮类防吐剂,或改用阴道给药型紧急避孕药。多次无保护性行为建议采用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进行周期调控。
紧急避孕药可能导致月经紊乱,需在同房后3周进行尿妊娠试验。血HCG检测可提前至10天,超声检查建议在孕5周后进行。疑似避孕失败可考虑黄体酮撤退试验评估子宫内膜状态。
饮食上避免酒精及高脂食物影响药物吸收,增加维生素B族摄入缓解药物副作用。运动建议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促进代谢,避免剧烈运动加重恶心症状。护理需观察异常阴道出血,使用pH4.0弱酸性护理液维持菌群平衡,出现严重腹痛或视力模糊需立即就医。紧急避孕药年均使用不超过3次,长期避孕推荐皮下埋植剂、避孕贴等可逆性高效方法。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