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效避孕药服用期间可能出现规律性撤退性出血,与自然月经不同,具体表现与药物成分、个体差异有关。
短效避孕药通过外源性雌激素和孕激素抑制排卵,子宫内膜在药物控制下发生周期性变化。停药间隔期激素水平下降,引发子宫内膜脱落出血,模拟月经现象,但出血量通常少于自然月经。
规律撤退性出血发生在停药7天内,持续3-5天;突破性出血指服药期间不规则出血,多因激素波动或漏服药物导致。新型孕激素制剂如屈螺酮炔雌醇片可减少突破性出血发生率。
约15%使用者出现经量减少,5%-10%出现闭经,与子宫内膜薄化有关。长期服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等第四代药物时,闭经发生率可能更高,但停药后可恢复。
连续3个月无撤退性出血需排除妊娠,检测HCG确认。频繁突破性出血可考虑更换含炔雌醇20μg的制剂,或联用布洛芬缓解症状。严重出血需超声检查排除子宫病变。
漏服药物12小时内补服,超过12小时需启用备用避孕措施。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等24+4剂型时,粉色安慰剂片期间出血属正常现象。更换药物品牌需完整周期过渡。
日常建议增加深绿色蔬菜摄入补充叶酸,适度有氧运动改善血液循环。出血期间避免盆浴和剧烈运动,选择棉质内裤保持透气。记录出血周期有助于医生评估药物适应性,出现严重头痛或视觉异常需立即停药就医。长期服用者每年应进行肝肾功能和凝血功能检查。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