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法定继承权,可通过遗嘱继承、法定继承、亲子关系确认、财产分割协商、法律诉讼五种途径实现。
父亲留有合法遗嘱时,非婚生子女可直接依据遗嘱内容继承财产。需注意遗嘱需符合民法典规定的形式要件,如公证遗嘱需两名以上见证人。若存在多份遗嘱,以最后一份有效遗嘱为准。遇到遗嘱效力争议时,可向法院申请笔迹鉴定或见证人出庭作证。
未立遗嘱情况下,非婚生子女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与配偶、婚生子女、父母共同参与遗产分配。具体份额需考虑抚养事实,例如长期共同生活或经济供养记录可作为多分遗产的依据。法定继承需提供出生证明等亲子关系证据,必要时进行DNA鉴定。
生父否认血缘关系时,非婚生子女可向法院提起亲子关系确认之诉。诉讼中可申请司法鉴定,若男方拒绝配合,法院可能根据户籍登记、汇款记录、证人证言等推定亲子关系成立。确认亲子关系后即自动获得继承资格,追溯时效为三年。
与其他继承人达成书面分割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可公证增强执行力。协商时应明确不动产过户、存款分配、债务承担等细节,特殊财产如公司股权需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建议保留各继承人签字确认的财产清单,避免后续纠纷。
继承权受侵害时可提起继承诉讼,需在知道权利受侵害后三年内主张。诉讼中可申请财产保全,重点收集父亲生前的财产凭证、医疗缴费记录、共同生活照片等证据。胜诉后凭判决书办理房产过户、存款支取等手续。
非婚生子女继承过程中需注意保留父亲生前的生活照料证据,日常饮食可记录共同就餐照片,适当运动如陪同就医的交通记录也能佐证赡养事实。财产申报阶段建议委托律师调查隐蔽资产,涉及境外财产需注意冲突法适用。定期体检报告、护理缴费单据等医疗记录可作为尽赡养义务的辅助证明,同时要避免与其他继承人发生肢体冲突,必要时报警留存处警记录。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