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月经期间应避免同房,主要与感染风险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诱发、经期不适加重等因素相关。
经期宫颈口扩张,阴道酸碱度改变,同房易将细菌带入生殖道。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体可能引发盆腔炎或阴道炎。治疗需根据感染类型选择抗生素,如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炎,头孢曲松针对盆腔炎,严重感染需静脉给药。
性行为可能促使经血逆流至盆腔,子宫内膜碎片种植在卵巢或腹膜表面。临床表现为痛经加剧、性交疼痛,确诊需腹腔镜检查。治疗采用孕三烯酮等药物抑制内膜生长,或腹腔镜手术切除异位病灶。
性刺激促使前列腺素分泌增加,加剧子宫收缩痛。部分女性会出现头痛、腰骶坠胀感,布洛芬可缓解疼痛,热敷下腹部也能改善血液循环。经期性欲降低与孕酮水平升高有关,属正常生理现象。
性行为机械刺激可能损伤充血的内膜组织,导致经期延长或出血量增多。出现持续出血需超声排除子宫肌瘤等病变,药物治疗如氨甲环酸止血,必要时宫腔镜检查。
经期女性免疫系统活跃度下降,精液中的蛋白质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表现为外阴瘙痒或皮疹,可口服氯雷他定抗过敏,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有自身免疫疾病者更需谨慎。
月经期建议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2次,避免盆浴。饮食选择高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温和运动如瑜伽可缓解腹胀,但避免倒立体式。经期结束后3天再恢复性生活更为安全,使用避孕套能降低感染风险。出现发热、异常分泌物等及时妇科就诊。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