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女性可以服用紧急避孕药,但需注意心血管风险、药物相互作用、激素敏感性疾病、哺乳期禁忌、重复使用限制。
35岁以上女性服用含左炔诺孕酮的紧急避孕药可能增加静脉血栓风险。有吸烟史、高血压或家族血栓病史者需谨慎,建议改用铜质宫内节育器作为事后避孕方案,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乌利司他等新型药物。
抗癫痫药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抗结核药利福平及圣约翰草提取物会降低药效。需在服药后72小时内避免这些药物,或选择不受代谢影响的宫内节育器避孕。
乳腺癌、严重肝病患者禁用激素类紧急避孕药。可考虑放置含铜宫内节育器,其避孕效果达99%且不受激素禁忌限制,需在无保护性行为后5天内完成放置。
左炔诺孕酮会进入乳汁,服药后需暂停哺乳8小时。哺乳期优先选择铜质宫内节育器,或单次使用1.5mg左炔诺孕酮制剂并暂时中断喂养。
每年使用不超过2次,多次使用会导致月经紊乱。频繁需要事后避孕者应建立常规避孕方案,如短效避孕药优思明、避孕贴OrthoEvra或阴道环NuvaRing。
35岁女性选择紧急避孕方式时需综合考虑身体状况,含铜宫内节育器是高效安全的选择。日常饮食多摄入含维生素B族全谷物、绿叶蔬菜和镁元素坚果、香蕉食物有助于调节激素水平,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药物引起的眩晕感。服药后出现持续腹痛或异常出血超过7天需立即就医,使用紧急避孕药后下次月经可能提前或推迟,需用早孕试纸确认结果。建立常规避孕措施比依赖事后避孕更有利于生殖健康。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