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根果树分公母主要通过观察花器结构、开花时间、花粉传播方式以及专业检测手段进行区分。
雌雄异株的碧根果树,雌花具有明显的子房和柱头结构,通常单生或簇生于新枝顶端;雄花则呈现葇荑花序状,密集排列且无子房。雌花在授粉后会发育成果实,而雄花仅产生花粉。可通过放大镜观察花蕊形态差异进行初步判断。
多数品种雄树开花时间比雌树早2-3天,雄花花粉释放高峰期与雌花柱头可授期存在时间差。记录不同植株的开花时间线,持续早开花的通常为雄株。部分品种需通过人工授粉确保坐果率。
成年雌株树冠较开张,结果枝多呈水平生长;雄株枝条更为直立,营养生长旺盛。雌树叶片通常更宽大肥厚以支持果实发育,雄树叶片相对窄小。需结合多年生长形态综合判断。
通过DNA标记技术分析性别相关基因片段,准确率可达100%。常用检测方法包括SCAR标记、SSR分子标记等。专业苗圃会采用该技术对幼苗进行性别鉴定,避免种植5-7年后才发现性别不符。
将待测树枝条嫁接至已知性别的砧木上,观察接穗开花特性。雌株接穗会发育出具柱头的单性花,雄株接穗则形成葇荑花序。该方法需2-3年观察周期,适合品种保存等科研用途。
种植碧根果需保持8:1的雌雄株比例,雄株应种植在雌株上风向。日常管理中,雌树需增施磷钾肥促进坐果,每株年施骨粉1-2公斤;雄树侧重氮肥维持花粉产量。修剪时保留雌树结果母枝,雄树需疏除过密枝条保证通风透光。果实发育期保持土壤含水量40-60%,采收前30天控水提升品质。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