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通常持续4-5年,个体差异受遗传、营养、环境及性发育启动时间影响。
基因决定青春期启动时间和持续时间,父母青春期发育较晚者子女可能同样延迟。家族性体质性青春期延迟可通过生长激素检测评估,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激素治疗,如重组人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下丘脑-垂体轴功能抑制,延迟青春期启动。体重指数低于17的青少年需进行营养干预,每日增加500大卡热量摄入,重点补充蛋白质鸡蛋、鱼肉和锌牡蛎、坚果,配合维生素D3补充剂促进发育。
塑化剂、农药残留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能扰乱性激素分泌。减少使用塑料餐具,避免接触双酚A制品,每年进行一次性激素六项检查,异常者需进行螯合剂排毒治疗。
按Tanner分期标准,女性乳房发育到初潮约需2-3年,男性睾丸增大到遗精约需3-4年。发育过早女8岁前/男9岁前需抑制治疗,过晚女13岁/男14岁未启动需促性腺激素治疗。
垂体瘤、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等疾病会导致青春期异常。核磁共振检查垂体结构,17-羟孕酮检测排除CAH,确诊后需靶向手术或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
保证每日60分钟有氧运动如游泳篮球,摄入含大豆异黄酮和omega-3的食物,定期监测骨龄和生长曲线。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避免蓝光设备影响褪黑素分泌,使用棉质内衣减少局部刺激,每半年进行一次性发育评估。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