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期行房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引发炎症、加重经期不适、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响伴侣健康。
月经期间宫颈口微开,细菌更容易侵入生殖系统。性行为可能将外部病原体带入阴道,增加阴道炎、盆腔炎风险。治疗需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如甲硝唑、克林霉素或头孢类药物,同时暂停性生活至月经结束3天后。
经血是细菌滋生的培养基,性活动可能促使细菌上行感染。若出现发热、异常分泌物需就医,通过阴道分泌物检测确诊。轻度炎症可局部使用保妇康栓,重度需口服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
性高潮时子宫收缩可能加剧痛经,前列腺素分泌增加会延长经期。建议使用暖宫贴缓解疼痛,布洛芬可短期服用。避免压迫腹部的体位,选择侧卧位减少不适。
性行为可能使经血逆流至盆腔,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概率。确诊需腹腔镜检查,治疗包括口服避孕药如优思明、GnRH抑制剂亮丙瑞林或保守性手术切除病灶。
经血接触可能引发男性尿道不适,增加尿路感染风险。伴侣出现尿频尿急时可服用磷霉素或三金片,同房时使用避孕套能降低交叉感染概率。
月经期间建议保持清淡饮食,多摄入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避免生冷辛辣。适度散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剧烈运动。每日更换卫生巾不超过4小时,选择纯棉内裤并煮沸消毒。出现持续腹痛、异常出血或发热症状应及时妇科检查,必要时进行B超和激素水平检测。经期结束后3天可恢复正常性生活,但仍需注意清洁防护。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
张忠浩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