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女性可以服用紧急避孕药,但需注意心血管风险、药物相互作用、激素敏感度、使用频率限制、以及后续避孕规划。
35岁以上女性服用含左炔诺孕酮的紧急避孕药可能增加血栓风险,尤其吸烟或肥胖者。建议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优先选择铜制宫内节育器作为紧急避孕措施,或咨询医生后短期使用醋酸乌利司他。
抗癫痫药卡马西平、抗生素利福平等会降低药效。服用抗凝血药华法林者需监测凝血功能。建议用药前核对正在服用的慢性病药物清单,必要时间隔2小时再服避孕药。
年龄增长导致孕激素受体减少,紧急避孕药有效率从95%降至85%。体重超过70kg者建议双倍剂量或改用宫内节育器。服药后3周需验孕确认,异常出血需排查宫外孕。
每年不超过2次,每月限1次。频繁使用会导致月经紊乱20%发生率、卵巢囊肿8%概率。两次服药间隔需满足完整月经周期,多次使用者应转用短效避孕药或避孕贴。
紧急避孕后应立即启动常规避孕措施。推荐35+女性选择曼月乐环避孕率99.9%、阴道环雌激素剂量低或避孕针每3月注射。有生育需求者需补充叶酸3个月再备孕。
饮食上增加深绿色蔬菜补充维生素K,避免高盐饮食加重水肿。每周3次有氧运动改善血液循环,瑜伽动作避免倒立以防血栓。服药后乳房胀痛可热敷,持续头痛需监测血压。紧急避孕不能替代常规避孕,35岁以上女性应建立长期避孕档案,每年进行乳腺和宫颈检查。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
张忠浩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