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药适合18-40岁健康女性使用,具体需考虑激素水平、生育需求及基础疾病,关键因素包括青春期发育、生育期需求、哺乳期禁忌、围绝经期风险及个体健康状况。
初潮后2-3年激素未稳定,非首选避孕方式。16岁以下需医生评估,可能干扰骨骼发育,优先选择避孕套。治疗可选用低剂量单相片如炔雌醇环丙孕酮,需配合钙质补充。
20-35岁为最佳使用阶段,短效避孕药有效率99%。常用药物包括去氧孕烯炔雌醇、屈螺酮炔雌醇,需每日固定时间服用。合并痤疮或多囊卵巢可选用抗雄激素类制剂。
产后6周内禁用含雌激素药物,可能抑制泌乳。纯母乳喂养可选择孕激素类迷您丸,如炔诺酮片,每日需严格定时服用。非母乳喂养者产后21天可启用复合避孕药。
40岁后血栓风险上升,需每年评估血管状况。45岁以上建议改用屏障避孕,必须使用时选择低剂量炔雌醇20μg以下制剂,配合定期血压血脂监测。
吸烟者35岁后禁用,偏头痛患者避免雌激素成分。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需选择孕激素单方制剂,服药期间每3个月复查肝肾功能。
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和叶酸,减少高盐高脂摄入。保持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避免久坐引发血栓。服药期间出现异常出血或视物模糊需立即就诊,每年进行乳腺和宫颈检查。储存药物避免高温潮湿,与抗生素同服需加用屏障避孕。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