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同房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具体影响与个人体质、卫生措施有关,关键风险包括细菌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炎症加重、经血逆流、免疫力下降。
经期宫颈口轻微扩张,阴道酸碱环境改变,防御能力降低。同房时外源性细菌可能侵入生殖道,引发阴道炎或盆腔炎。建议事后用温水清洁外阴,出现异常分泌物需就医,抗生素如甲硝唑、克林霉素可针对性治疗。
性行为可能促使经血通过输卵管逆流至盆腔,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风险。若后续出现严重痛经或不孕,需超声检查确诊,药物采用GnRH激动剂如亮丙瑞林,严重者需腹腔镜手术切除异位病灶。
原有妇科炎症者经期同房会加剧症状。如宫颈炎患者可能出现接触性出血,需避免刺激并口服多西环素,局部使用保妇康栓。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联合多西环素。
性高潮时子宫收缩增强,可能将经血推向输卵管。单次发生概率较低,但反复出现需警惕粘连风险。可服用布洛芬缓解痉挛,月经干净后做输卵管造影评估。
经期机体免疫水平降低,病原体更易存活。同房后3天内可补充维生素C500mg/日和锌制剂增强抵抗力,出现低热或乏力需血常规检查排除感染。
经期同房后建议增加高蛋白饮食如鸡蛋、鱼肉促进修复,避免剧烈运动减少盆腔充血。日常护理需选用棉质透气内裤,经期每2小时更换卫生巾。长期痛经或异常出血者应排查子宫肌瘤、腺肌症等器质性疾病,必要时采用短效避孕药调节周期。保持适度温水淋浴清洁,禁止盆浴或阴道冲洗。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