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女性补充黄体酮需根据医嘱调整用药周期,通常短期服用5-10天,具体需结合绝经状态、激素水平及治疗目的。
围绝经期女性出现月经紊乱时,黄体酮常用于调节周期。子宫内膜持续受雌激素刺激可能增厚,需周期性补充黄体酮10-14天促使内膜脱落。药物选择地屈孕酮10mg/天、微粒化黄体酮胶囊200mg/天或醋酸甲羟孕酮4-10mg/天,用药后2-7天可发生撤退性出血。
绝经后联合雌激素治疗时,需每月添加黄体酮10-12天保护子宫内膜。连续联合方案中每日服用黄体酮如替勃龙,序贯方案则周期性用药。长期使用需监测乳腺和心血管风险,每半年复查超声检查内膜厚度。
功能性子宫出血急性期可大剂量黄体酮止血如黄体酮注射液20mg/日×3天,血止后改为口服制剂维持10天。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头晕、乳房胀痛,需避免突然停药导致突破性出血。
试管婴儿移植后需持续黄体支持至妊娠10-12周,50岁高龄患者常用阴道黄体酮凝胶90mg/天或黄体酮注射液40mg/日。过度刺激卵巢可能增加血栓风险,需配合低分子肝素预防。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需服用黄体酮3-6个月抑制复发,剂量通常为10-15mg/天。乳腺癌患者禁用黄体酮,子宫肌瘤患者用药需谨慎,可能刺激肌瘤生长。
黄体酮用药期间建议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ω-3食物减少炎症反应,每日30分钟快走改善血液循环。阴道用药者需注意局部清洁,避免棉条使用。用药后体重增加明显需排查水肿,定期检测肝肾功能。突发剧烈头痛或视觉异常需立即停药就医,警惕血栓栓塞风险。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