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下垂可通过观察下体异物感、排尿异常及触摸宫颈位置初步判断,具体涉及盆底肌松弛、分娩损伤、慢性腹压增加、年龄因素、先天发育异常五种主因。
长期便秘或慢性咳嗽导致腹压持续升高,盆底肌肉韧带被过度拉伸。可进行凯格尔运动训练,每天3组每组15次收缩肛门和阴道肌肉,或使用阴道哑铃辅助锻炼。
多胎顺产造成会阴撕裂未及时修复,产后过早负重加重损伤。建议产后42天进行盆底肌电评估,中重度需生物反馈治疗,配合子宫托短期支撑。
肥胖或长期搬运重物使腹腔压力传导至盆腔。需控制BMI在18.5-23.9范围,避免提举超过5公斤物品,咳嗽时交叉双腿减少冲击。
绝经后雌激素下降导致结缔组织弹性减弱。局部涂抹雌三醇软膏改善黏膜厚度,口服大豆异黄酮每日50mg辅助调理。
苗勒管融合不全导致子宫骶韧带薄弱。需避免高强度跑跳运动,选择游泳等低冲击锻炼,严重者需骶棘韧带悬吊术。
日常增加山药、黑豆等植物雌激素摄入,坚持每天30分钟快走增强核心肌群,睡眠时垫高臀部减轻重力压迫。出现外阴肿物脱出或尿失禁持续加重时,应及时进行盆腔超声和POP-Q分度检查。产后女性建议每年做一次盆底肌力检测,绝经后妇女可定期使用阴道雌激素维持组织弹性。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