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筷子可能传播幽门螺杆菌感染、甲型肝炎、口腔疱疹等疾病,主要通过唾液接触传播。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通过唾液污染的筷子传播。感染后可能引发胃炎、胃溃疡,长期未治疗可能增加胃癌风险。治疗方法包括三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四联疗法增加铋剂,日常需分餐并使用公筷。
甲肝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被病毒污染的筷子可能成为媒介。症状包括黄疸、乏力,需及时就医。治疗以保肝药物如甘草酸制剂为主,接种疫苗是最有效预防手段,接触后两周内注射免疫球蛋白可阻断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1型通过唾液直接接触传播,表现为口唇水疱。急性期使用阿昔洛韦乳膏可缩短病程,严重者需口服伐昔洛韦。避免共用餐具、毛巾,发作期间保持患处干燥。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由EB病毒引起,通过唾液传播。症状类似感冒伴淋巴结肿大,多数自愈,重症需用更昔洛韦。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脾破裂。
柯萨奇病毒通过餐具传播,儿童易感。表现为口腔溃疡和手足皮疹,通常对症治疗,发热用布洛芬,溃疡处喷涂开喉剑喷雾剂。患儿隔离至症状消失后一周。
预防交叉感染需培养分餐习惯,定期煮沸消毒餐具。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增强免疫力,饭后用淡盐水漱口减少病原体残留。家庭成员出现消化道或呼吸道症状时,建议使用独立餐具并加强手部清洁,儿童和免疫力低下者需特别注意。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