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
您的位置: 复禾男女 > 男性健康 > 男科疾病 > 正文

鞘膜积液的病因是什么?鞘膜积液该怎么治疗呢?

发布时间:2022-12-01 17:11:3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男性出生前睾丸在肾脏附近发育,睾丸通常通过腹股沟从腹部下降到阴囊。如果腹膜囊再次打开,流体可能会从腹部泄漏到阴囊,导致鞘膜积液。

鞘膜积液的原因是什么?

1、睾丸炎症

若睾丸周围囊内有炎症,则可导致鞘膜积液,睾丸炎症是男性鞘膜积液的主要原因。

2、阴囊感染

鞘膜积液的第二个主要原因是阴囊或睾丸感染膜积液引起的阴囊肿胀可能需要2-3个月才能完全消失并复发。

3.精索内阻塞

鞘膜积液也可能是由精索内阻塞引起的,需要在24小时内用冰袋治疗。

腹股沟疝手术

鞘膜积液的原因也可能是腹股沟疝手术,术后阴囊区域可能出现疼痛,处方止痛药可以帮助缓解疼痛。

如何治疗鞘膜积液?

1、自愈

如果新生儿患有鞘膜积液,它可能会在大约一年内消失。鞘膜积液的病因是什么?鞘膜积液该怎么治疗呢?鞘膜积液通常在6个月内消失。

2、手术

如果鞘膜积液没有自行消失或变得非常大,泌尿科医生可能需要手术。通常在麻醉下去除鞘膜积液。在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将能够在手术后几小时内回家。去除鞘膜积液的手术应在腹部或阴囊内进行小切口,并通过手术去除鞘膜积液。麻醉相关的手术风险包括过敏反应、呼吸困难、心律失常、血栓形成或出血过多、阴囊损伤、神经损伤和感染。冰袋、阴囊支撑带和充足的休息可以缓解术后的不适。

由于鞘膜积液有时会复发,术后可能会再次进行体检。切口处的缝线通常会自行溶解,但医生可能会在几周后检查,疼痛可能会在一周左右消失,几周后病人可能会恢复正常活动。

3、针吸

鞘膜积液的另一种治疗方法是将针插入囊中,以提取积液。在某些情况下,注射药物可以防止阴囊再次充满积液。针吸过程通常针对术中并发症风险高的男性。针吸最常见的副作用是阴囊暂时疼痛和感染。

鞘膜积液的病因是什么?鞘膜积液该怎么治疗呢?

无论鞘膜积液是自行消失还是需要手术,治疗效果都很好。如果做了手术,在此期间应避免其他剧烈活动,避免骑自行车、淋浴或海绵浴等任何涉及跨骑行的事情,以保持区域清洁,有助于防止感染。

最新文章推荐

女的太胖了影响生育吗
女的太胖了影响生育吗
女性过胖确实可能影响生育,主要原因是肥胖会干扰激素平衡、影响排卵功能,并增加妊娠并发症的风险。改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调整饮食结构是提升生育能力的关键。1、激素平衡失调。肥胖会导致体内脂肪组织过多,脂肪细胞分泌的雌激素水平升高,从而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影响卵泡发育和排卵。建议通过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瑜伽等方式减少体脂,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详细]
发布于 2025-04-04

推荐阅读

精子质量怎么检测
精子质量怎么检测
精子质量可以通过精液常规检查来评估,包括精子数量、活力、形态及活跃度等多个指标。如果怀疑存在问题,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检测明确情况,进而找到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1精子质量检测的方法主要通过精液常规检查完成,可以分为以下步骤:采样:男性需禁欲3-7天,通过专门的容器获取精液样本。标本分析:样本送至实验室后,通过显微镜观察和自动化分析设备检测。检测指标:...[详细]
2025-02-20 22:52
男人想要的生理表现是什么样的
男人想要的生理表现是什么样的
男性在生理上的需求主要围绕性欲、生育能力和整体健康状况,性欲旺盛、生殖健康良好、体能充沛是男性理想生理表现的核心。这些表现受遗传、环境、生理状态等多因素影响,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和科学调理可以改善。1、性欲旺盛是男性生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从遗传角度看,雄性激素水平由基因决定,睾酮分泌直接影响性欲。环境因素如压力、睡眠不足会降低性欲,而规律作息和适度锻炼能促进激素分...[详细]
2025-02-18 12:54
俯卧撑能提高精子活力吗
俯卧撑能提高精子活力吗
俯卧撑对提高精子活力有一定帮助,但并不能直接提升活力。它作为一种全身性运动,能够通过改善男性体质、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激素分泌等间接优化生精环境,从而提高精子质量。要显著改善精子活力,还需结合科学的生活方式和饮食调理。1俯卧撑如何间接帮助精子活力俯卧撑是一项强度适中的力量型运动,可以带来多项身体益处:1增强体质:通过锻炼核心肌群和上肢,俯卧撑能改善血液循环,为...[详细]
2025-02-16 11:32
附睾丸炎切除对性生活有影响吗
附睾丸炎切除对性生活有影响吗
附睾丸炎切除手术通常不会显著影响性生活,但具体情况需要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和手术范围确定。若仅切除附睾,不涉及睾丸和其他生殖器官,通常不会影响性功能或生育能力。但若切除范围较大或患侧睾丸功能受损,则可能对部分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以下将从手术后的身体变化和可能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建议。1、手术对性功能的潜在影响附睾负责储存与运输精子,其切除并不直接干扰性激素的分...[详细]
2025-02-16 22:31
附睾炎要切除睾丸吗
附睾炎要切除睾丸吗
附睾炎通常不需要切除睾丸,只有在极端情况下由于并发症需要手术切除。附睾炎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炎症,通常通过药物治疗即可治愈,手术仅限于治疗失败或重度病理情况下的选择。1常见的原因与病理机制附睾炎一般由细菌感染引发,多见于细菌通过尿道逆行感染到附睾导致,其常见病原包括大肠杆菌、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尿路感染、前列腺炎、长期憋尿、不洁性生活等也是诱发因素。...[详细]
2025-02-17 16:49
睾丸被打了一下会影响生育吗
睾丸被打了一下会影响生育吗
睾丸受到撞击可能会影响生育,但这与撞击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产生了持续损伤有关。从生理角度来看,轻微的撞击一般不会对生育能力造成长远影响,但若出现剧烈疼痛、肿胀或睾丸功能异常,可能需要立即就医评估。通常可通过物理检查、影像学检查或精液分析判断损伤程度,必要时采取针对性治疗。1轻微撞击的影响轻微的撞击多由日常运动或意外所致,通常不会造成持久性伤害。这类撞击可能导致...[详细]
2025-02-15 17:22
睾丸变小了还能恢复吗
睾丸变小了还能恢复吗
睾丸变小了能否恢复主要取决于具体的病因,常见原因包括遗传因素、激素紊乱、生殖系统疾病或不良生活习惯等。针对不同原因,采取适当的治疗或干预措施,有可能部分甚至完全恢复睾丸的正常状态。若发现睾丸变小,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以便采取针对性治疗。1遗传因素的影响有些遗传疾病会导致睾丸功能低下或萎缩,例如克氏综合征,其特征为性染色体异常,可能导致睾丸较小及雄激素分泌不足...[详细]
2025-02-14 12:30
睾丸存不住精怎么办
睾丸存不住精怎么办
睾丸存不住精可能与生理疾病、激素紊乱或其他外界因素有关,需尽早明确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这种现象可能是由炎症、精索静脉曲张或激素水平异常等引起,应及时通过医学检查明确诊断,并结合药物、手术或生活方式的改善进行治疗。1生理因素的可能性睾丸的功能主要依赖于健康的组织结构和适宜的激素水平。如果睾丸组织受损,例如睾丸炎或附睾炎,可能会影响精子生成和存储。睾丸周围...[详细]
2025-02-18 09:44
睾丸大小对男人有什么影响
睾丸大小对男人有什么影响
睾丸大小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男性的生育能力、性激素水平和心理健康,但一般情况下,睾丸大小存在个体差异,只要功能正常,通常对健康无明显不良影响。如果发现睾丸显著大小异常,应及时就医。1正常睾丸大小与个体差异成年男性的睾丸大小通常在4到5厘米之间,每个人因遗传、种族等因素的不同可能略有差异。一般而言,两侧睾丸也可能存在轻微大小不一的情况,这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只要...[详细]
2025-02-15 18:39
睾丸大小对生殖有影响吗
睾丸大小对生殖有影响吗
睾丸大小通常对男性生殖功能的影响有限,但极端情况下,异常的睾丸大小可能提示潜在健康问题,需要及时就医。睾丸的主要功能是生成精子和分泌雄激素,功能是否正常比大小更重要。若对生育或自身健康有所担忧,可通过医学检查了解具体原因并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1睾丸大小的正常范围和影响正常情况下,成年男性的睾丸大小约为4-7厘米长、2-4厘米宽,单侧睾丸重量通常在15-25克...[详细]
2025-02-14 13:29
五子衍宗丸可以用医保卡吗
我肾虚一直在服用五子衍宗丸,五子衍宗丸可以用医保卡吗?[详细]

张萌萌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2025-04-02 09:29
痛经可以吃益母草颗粒吗
痛经可以吃益母草颗粒吗[详细]

张龙

张龙

副主任医师

2025-03-24 14:42
胎儿吃完后拉奶拌状什么引起的
胎儿吃完后拉奶拌状什么引起的[详细]

何传祥

何传祥

副主任医师

2025-03-18 11:16
夜间盗汗腰酸怎么治疗
夜间盗汗腰酸怎么治疗?[详细]

宋观礼

宋观礼

副主任医师

2025-02-16 14:55
畸形精子指数正常值
畸形精子指数正常值[详细]

陈秀杉

陈秀杉

副主任医师

2025-02-10 18:31
喉咙痒想咳嗽怎么治疗
喉咙痒想咳嗽怎么治疗[详细]

范文辉

范文辉

副主任医师

2025-02-05 15:40
山楂和白萝卜汁加红糖熬宝宝能不能喝
山楂和白萝卜汁加红糖熬宝宝能不能喝[详细]

顾倩

顾倩

副主任医师

2025-01-31 19:01
头疼发烧浑身酸痛怎么回事
头疼发烧浑身酸痛怎么回事[详细]

杨丽静

杨丽静

主任医师

2025-01-10 10:14
孩子脱发原因是什么?
孩子脱发原因是什么?[详细]

刘雯敏

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2025-01-07 15:16
虚寒的症状有什么
虚寒的症状表现[详细]

张萌萌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2025-01-01 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