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过程中需重点防范烫伤、割伤、燃气泄漏、食物中毒及电器火灾五类安全隐患,通过规范操作和及时处理可有效降低风险。
接触高温油、蒸汽或热容器时需佩戴隔热手套,锅柄应转向灶台内侧避免碰翻。油温过高易引发飞溅,煎炸食物时可使用防溅网。烫伤后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严重者需就医处理。厨房应备烫伤膏等应急药品。
使用锋利刀具时保持专注,切割方向应背离身体。钝刀更易打滑造成意外,需定期磨刃或更换。切配食材时使用防滑砧板,传递刀具时刀柄朝向对方。伤口较深时应压迫止血并消毒包扎,必要时注射破伤风疫苗。
点火前确认阀门关闭状态,使用后及时关闭总阀。定期检查管道接口是否老化,可用肥皂水检测漏气点。发现燃气泄漏立即开窗通风,禁止开关电器或明火。安装燃气报警器能提前预警浓度超标。
生熟食需分案板处理,肉类海鲜应彻底加热至中心温度75℃以上。冷藏食品不宜超过保质期,发芽土豆、霉变坚果等高风险食材需丢弃。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应保留可疑食物样本供检测。
电饭煲、微波炉等大功率电器需单独接线,避免超负荷使用。定期清理抽油烟机积油,明火周围禁止放置易燃物品。油锅起火时用锅盖窒息灭火,切勿用水浇淋。建议厨房配备灭火毯和干粉灭火器。
烹饪前后保持操作台面干燥清洁,及时处理地面油渍水迹防止滑倒。建议穿着包趾防滑鞋,长发需束起避免接触火源。儿童宠物应远离烹饪区域,使用电磁炉时可优先选择后侧灶位。养成关闭灶具后二次确认的习惯,长期离家时切断水电燃气总阀。定期参加急救培训能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厨房急救包内建议配置烧伤敷料、止血带、生理盐水等基础医疗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