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避孕药是否防癌?口服避孕药究竟是致癌还是防癌,医学界对这一问题的众说纷纭令无数女性在使用的同时总感到忐忑不安。现在,小编说说口服避孕药是否防癌。
英国一项历时近40年的研究全面考察了服用避孕药与癌症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发现避孕药确实有助于长期防癌,服用利大于弊。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自口服避孕药1961年问世以来,关于其安全性的研究已经有数百项。这项由英国阿伯丁大学展开的研究对英国皇家医师会保存的4.6万名女性的诊疗记录进行了分析,堪称迄今最大规模的此类研究。研究中考察的女性平均年龄为29岁,其中一半从未服用避孕药,另外一半服过药,平均服药期为44个月。诊疗记录由1400名医生提供,时间从1968年持续到2004年。
该报告称,服用避孕药不超过8年的妇女患癌的风险降低了12%,其中肠癌、直肠癌、子宫癌等主要的妇科癌症的发病率大幅下降,患卵巢癌的几率甚至降低了29%.单就乳癌而言,没有迹象表明短期服用避孕药会增加或降低其发病率。
报告指出,大多数女性都是在20岁左右开始服用避孕药,并在接近30岁的时候停止服药,而避孕药保护作用在停药后1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尤为明显,这时她们的年龄多半在50岁左右,正是女性癌症的高发期。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女性服药时间超过8年,避孕药又会走向致癌的反方向。研究显示,在研究中有1/4的女性是8年以上的长期服用者,她们患各种癌症的风险比未服药者增加了22%.
报告作者表示:“许多女性,特别是那些在多年前服用避孕药的第一代使用者,将会对我们的结论感到宽慰。口服避孕药在防癌方面的积极作用超过了致癌风险。”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有1亿妇女使用口服避孕药,其中英国有350万人左右。不过研究的负责人、阿伯丁大学教授菲利普·汉纳福尔德也提醒说,他并不建议女性单纯地为了降低患癌风险而去服用避孕药,他说:“如果建议每个人都去服用避孕药,这就太轻率了。”
口服避孕药致癌还是防癌:
1、口服避孕药既不是防癌的,也不是致癌的,它和这两者直接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口服避孕药的药理作用主要是用来避孕的,它只能起到一个避孕的效果,所以想要防癌的人,通过口服避孕药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2、口服避孕药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尽量还是不要通过口服避孕药的方式来避孕,因为避孕药会导致女性的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出现月经不调的情况,严重的副作用就是导致女性不能够怀孕,这是非常可怕的后果。
3、除了口服避孕药以外,戴避孕套是一个非常安全有效的避孕方式,它可以阻止男女生殖器细菌的交换,防止感染炎症,而且阻碍的精子输送到输卵管,是一种没有副作用的避孕方式,效果也是很好的。
有很多研究表明,口服避孕药可以降低卵巢癌的风险。但也有研究认为,口服避孕药会增加乳腺癌和宫颈癌的风险。媒体上充斥的各种说法,常常让人困惑不已:口服避孕药在履行其避免怀孕职责之余,究竟是预防的天使,还是引发的杀手?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的最新分析则认为,口服避孕药更多地扮演着天使的角色。换句话说,在这个问题上,服用避孕药利大于弊。英国研究院流行病学所瓦莱莉·贝拉尔博士及其同事对45项口服避孕药与卵巢癌的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这些研究共涉及英国、美国、中国等21个国家的10余万名妇女。
服用避孕药的通常为二三十岁的年轻女性,而卵巢癌多发生在50多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所幸的是,上述研究团队发表在本周《柳叶刀》杂志的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在停止服用避孕药以后,该药物对于防卵巢癌的保护作用可以持续30年以上。自50年前问世以来,口服避孕药已经避免了20万起卵巢癌病例和10万起卵巢癌死亡案例。
一般说来,服用避孕药的时间越长,保护效果越好。如果一名女性持续10年服用避孕药,她在75岁以前患卵巢癌的几率约减少1/3.研究团队同时表示,目前尚不了解避孕药预防卵巢癌的具体机制。相比之下,当女性停止服用避孕药以后,乳腺癌和宫颈癌的风险不会继续增加。
避孕药在一些国家属于处方药,加上媒体对于其可能增加风险的渲染,服用人群依然有限。为此,《柳叶刀》杂志发表社论称,现在已经有了强大的证据,说明避孕药应当作为非处方药,为更多女性提供一种便利的选择。
20世纪80年代以前,避孕药基本上是高收入国家女性的“专利”.但到了2002年,全球1.2亿服用者中约2/3来自中低收入国家。研究团队推测,随着服用者年龄的增长,以及中低收入国家服用者的增多,避孕药在今后数十年中每年将避免约3万起卵巢癌病例。
与安全套相比,避孕药无法起到减少性病和艾滋病传播的作用,恐怕不适用于多性伴的女性。此外,如果不是为了避孕,仅仅将避孕药用来预防卵巢癌,显然并非明智之举。
以上分享的是口服避孕药是否防癌。口福避孕药的避孕效果虽好,但是副作用是非常大的,长期服用避孕药会导致女性得月经不调和不孕不育症,紧急避孕药一年最多只能服用两三次,不然危害是不可想象的。
何洁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