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腹痛可能由消化系统紊乱、泌尿系统感染、生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问题或心理因素引起。常见诱因包括饮食不当、尿路感染、盆腔炎症、腹肌拉伤以及长期精神紧张。
饮食不洁、暴饮暴食或食物过敏可能引发胃肠痉挛或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脐周或下腹阵发性绞痛,常伴随腹泻、腹胀。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也可能放射至下腹部,需通过胃镜检查确诊。调整饮食结构、避免生冷刺激食物可缓解症状,反复发作需排查幽门螺杆菌感染。
膀胱炎或尿道炎会导致耻骨上区灼痛,排尿时加剧,可能伴有尿频尿急。女性因尿道较短更易发病,男性前列腺炎也会引起类似症状。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及时抗生素治疗可治愈。日常需注意会阴清洁,避免憋尿和过度劳累。
女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或盆腔炎多表现为下腹坠痛,月经周期相关。男性精索静脉曲张或睾丸炎可引发单侧阴囊放射性疼痛。妇科超声和前列腺液检查有助于诊断,急性盆腔感染可能出现发热,需足疗程抗炎治疗以免转为慢性。
剧烈运动后的腹直肌拉伤、长期姿势不良导致的腰肌劳损,疼痛会向腹部放射。骨质疏松引发的脊椎压缩性骨折,老年人多见。通过局部热敷、理疗可改善,必要时需影像学检查排除疝气或椎间盘突出等器质性疾病。
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可能通过脑肠轴引发功能性腹痛,疼痛位置不固定且检查无异常。工作压力大、睡眠不足会加重症状,认知行为疗法和规律作息有助于改善。持续6个月以上的慢性腹痛需心理科协同诊治。
建议记录疼痛发作的时间、部位和伴随症状,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日常可尝试腹部按摩顺时针方向促进肠蠕动,饮用生姜红糖水缓解寒性腹痛。女性经期注意保暖,男性避免久坐压迫会阴。若出现持续剧烈疼痛、血尿、呕吐或发热,应立即就医排除阑尾炎、宫外孕等急腹症。保持适度运动增强核心肌群力量,减少高脂饮食摄入也有助于预防功能性腹痛。
曹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