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
您的位置: 复禾男女 > 女性健康 > 正文

增强避孕意识从日常生活做起

发布时间:2018-12-04 12:19:5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日常的性生活中,因为避孕意识不强导致意外怀孕和流产的比率逐年攀升,而这些高发人群大体上分为两类:民工群体和青少年。

民工、青少多缺乏性知识

民工群体多数对性知识处于一个了解匮乏的状态,由于接受文化水平有限加上他们羞于启齿这个性话题,导致去医院做流产的比率节节攀升。而青少年处于成长的阶段,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激发了他们对新鲜和刺激性事物追求的积极性。为了寻求刺激发生性关系却意外怀孕,在年龄和社会的压力下不得不为自己的冲动付出惨重的代价。

 未婚女性人流数占65%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在全球,每年有38%的怀孕为意外怀孕,22%意外怀孕者通过人流中止妊娠,不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女性每年有85%会意外怀孕。在我国,每年有1000万名女性进行药物流产,1300万名女性在公立医院进行人流手术,而这还不包含私立医院的流产人数,流产的女性中有50%是由于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导致意外怀孕,65%为20—29岁的未婚女性。且目前国内女性承担着80%到90%的避孕责任,而男性承担相关责任者只有9%~11%。

另外,在实施人流的人群中,重复流产率高达50%。在1360名15—40岁的受访女性中,人流最多次数为6次,最小人流发生年龄为13岁。超过四成的被调查者不了解避孕知识,更有接近一成的人表示在性生活中不采取任何避孕方式。

综合高速攀升的人流数据,可见公众对避孕知识的无知。为此提醒大家:避孕男女双方均有责任,无论男女都要增强避孕意识;减少非意外妊娠的发生和避免人工流产带来的风险及造成的健康损害;并降低性传播疾病的发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最新文章推荐

abc卫生巾清凉的感觉会不会受凉
abc卫生巾清凉的感觉会不会受凉
使用具有清凉感的卫生巾一般不会导致受凉,但体质敏感者可能出现短暂不适。清凉感多来自添加的薄荷醇等成分,通过局部降温缓解闷热感,正常使用不会影响子宫或盆腔温度。多数女性使用清凉卫生巾时仅会感到表层皮肤凉爽,不会引发健康问题。这类产品通常通过低浓度植物提取物实现清凉效果,作用局限于会阴部皮肤且持续时间较短。经期盆腔充血本就容易产生燥热感,适当清凉刺激能帮助缓解不...[详细]
发布于 2025-07-23

推荐阅读

输卵管有炎症什么原因
输卵管有炎症什么原因
输卵管炎症可能由细菌感染、性传播疾病、宫腔操作、邻近器官炎症扩散、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下腹疼痛、异常阴道分泌物、发热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1.细菌感染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是最常见的病原体,通过性接触传播至输卵管。这类感染易导致输卵管黏膜充血水肿,引发急性炎症反应。临床常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联合多西环素片进行抗感染治疗,严重时...[详细]
2025-07-23 05:00
输卵管为什么会有炎症的原因
输卵管为什么会有炎症的原因
输卵管炎症主要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常见原因有细菌上行感染、邻近器官炎症蔓延、手术操作感染、经期卫生不良及性传播疾病。输卵管炎可能表现为下腹痛、异常分泌物或发热,需及时就医避免不孕等并发症。1、细菌上行感染阴道或宫颈的细菌通过生殖道逆行至输卵管,常见于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感染。这类病原体破坏输卵管黏膜屏障,引发充血水肿和脓性渗出。患者可能出现性交痛和黄色分泌物,需...[详细]
2025-07-21 15:20
输卵管发炎是什么引起的
输卵管发炎是什么引起的
输卵管发炎可能由细菌感染、性传播疾病、宫腔操作、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输卵管炎通常表现为下腹痛、异常阴道分泌物、发热、性交痛、月经不调等症状,可通过抗生素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1、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输卵管发炎的常见原因,常见致病菌包括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这些细菌可能通过性接触进入生殖道,上行感染至输卵管。患者可能出现下...[详细]
2025-07-21 07:28
14岁能穿束胸吗
14岁青春期女孩不建议长期穿束胸,可能影响胸廓发育和呼吸功能。束胸通过外力压迫胸部,可能干扰乳腺正常发育、导致肋骨变形、引发皮肤过敏或呼吸不畅等问题。青春期是女性第二性征发育的关键阶段,乳腺组织需要自然生长空间。束胸的持续压迫可能导致乳腺导管发育受阻,增加未来哺乳困难的风险。过紧的束胸还会限制胸廓扩张,影响肺活量,长期可能造成含胸驼背等体态。部分化纤材质的束...[详细]
2025-07-23 09:33
做爱时怎样称呼女人最好听
做爱时怎样称呼女人最好听
在亲密关系中,伴侣间的称呼应以尊重和情感共鸣为核心,根据双方偏好选择自然、亲昵的称谓。常见的合适称呼主要有宝贝、亲爱的、小名、昵称、伴侣特定爱称等,需避免轻浮或物化女性的词汇。1.宝贝宝贝一词传递呵护感,适合情感浓度较高的场景。使用时需配合温柔语气,避免过度频繁导致称呼失去特殊性。部分女性可能认为该称呼略显幼稚,建议观察对方反应调整使用频率。2.亲爱的经典且...[详细]
2025-07-23 09:08
sm低温蜡烛的安全燃烧温度最高多少
sm低温蜡烛的安全燃烧温度通常控制在50-60摄氏度,具体需根据蜡烛材质、使用环境和皮肤耐受度综合判断。专业低温蜡烛采用植物蜡或低熔点配方,燃烧时蜡油滴落温度可稳定在安全范围内,避免烫伤风险。低温蜡烛通过特殊配方将蜡体熔点调整至接近人体温度,优质产品燃烧时蜡油实际接触皮肤的温度多在45-55摄氏度之间,这个区间能产生温热刺激但不会造成真皮层损伤。蜡烛芯的粗细...[详细]
2025-07-23 08:43
15天不排精对身体有好处吗
15天不排精通常不会对身体产生明显好处,但也不会造成健康损害。精液储存时间过长可能增加前列腺充血风险,适度排精有助于维持生殖系统健康。男性生殖系统具有自然代谢机制,精液会通过夜间遗精或身体吸收方式自然更新。健康男性精液储存15天可能导致阴囊胀满感,但不会影响睾丸生精功能。长时间禁欲可能使前列腺液淤积,增加轻微炎症概率。规律排精可促进前列腺液循环,减少细菌滞留...[详细]
2025-07-23 08:18
现在的小学生为什么都早熟
小学生早熟现象主要与社会环境、饮食结构、信息接触过早等因素有关,可能与性激素水平异常、心理刺激过度等病理因素相关。1、营养过剩现代儿童日常饮食中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部分家长盲目补充营养保健品,导致外源性激素摄入增加。牛奶、禽类等养殖产品中可能含有微量激素残留,长期食用可能干扰儿童内分泌系统。油炸食品、反季节蔬果的不当摄入也会加速第二性征发育。2、信息刺...[详细]
2025-07-23 07:53
初二家长如何跟班主任沟通技巧
初二家长如何跟班主任沟通技巧
初二家长与班主任沟通时需保持尊重、坦诚和明确目标,主要技巧包括提前准备问题、选择合适时机、注意表达方式、积极倾听反馈、定期跟进进展。良好的家校沟通有助于及时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并协同解决问题。1、提前准备问题沟通前梳理孩子学习状态、行为表现或需协调的具体事项,例如数学成绩下滑、课堂专注力不足等。避免泛泛而谈,可记录关键事件的时间点和细节,便于班主任针对性回应。若...[详细]
2025-07-23 07:28
13岁女孩抽烟怎么教育
13岁女孩抽烟怎么教育
13岁女孩抽烟需要家长采取及时干预和科学引导,主要从沟通教育、行为纠正、环境调整、心理支持和替代活动五方面入手。1、沟通教育家长需以平等态度与孩子进行非批判性对话,明确告知烟草对青少年发育的危害,包括影响心肺功能、阻碍身高增长、损伤大脑认知等具体后果。避免使用恐吓语言,可通过权威医学资料或科普视频辅助说明。重点强调尼古丁成瘾性及戒烟难度,帮助孩子建立对吸烟行...[详细]
2025-07-23 07:04
外阴长很多小疙瘩很痒怎么回事
我最近发现外阴的部位出现了很多小疙瘩,外阴长很多小疙瘩很痒怎么回事?[详细]

许光仓

许光仓

副主任医师

2025-04-06 13:49
痔疮掉出来了怎么治疗
痔疮掉出来了怎么治疗[详细]

杨栋

杨栋

副主任医师

2025-03-19 10:37
2岁的宝宝腹泻肛门疼痛什么原因
2岁的宝宝腹泻肛门疼痛什么原因[详细]

全香美

全香美

副主任医师

2025-03-14 12:16
小儿咳嗽是什么情况
小儿咳嗽是什么情况[详细]

邵红

邵红

副主任医师

2025-03-13 17:09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以吃什么药
刚检查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打算用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以吃什么药?[详细]

马晓斌

马晓斌

主任医师

2025-03-01 13:36
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方法
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方法[详细]

张顺华

张顺华

副主任医师

2025-02-21 17:12
小孩用开塞露有什么副作用
小孩用开塞露有什么副作用[详细]

王雪梅

王雪梅

主任医师

2025-01-28 18:00
宝宝一百天拉肚子有1天怎么治疗
宝宝一百天拉肚子有1天怎么治疗[详细]

王雪梅

王雪梅

主任医师

2025-01-18 12:26
如何缓解宝宝轻微咳鼻子不通
如何缓解宝宝轻微咳鼻子不通[详细]

黄茂

黄茂

主任医师

2025-01-08 12:19
九天宝宝拉奶瓣正常不
孩子才出生九天就拉奶瓣,九天宝宝拉奶瓣正常不?[详细]

王海燕

王海燕

副主任医师

2025-01-05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