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可通过按摩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百会等穴位缓解。这些穴位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改善乏力、头晕等症状。
足三里位于膝盖外侧凹陷下四横指处,是健脾益气的要穴。长期按压可增强脾胃功能,帮助消化吸收,改善因脾胃虚弱导致的气血生成不足。按摩时用拇指指腹以适中力度顺时针揉按,每次持续数分钟。
三阴交在内踝尖上四横指胫骨后缘,是肝脾肾三经交汇处。针对女性月经量少、面色萎黄等气血亏虚表现尤为有效。睡前用掌心搓热后按压,能调节内分泌,促进血液循环。
关元穴在脐下三寸,为元气汇聚之所。经常艾灸或点按可温补下焦,缓解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阳虚症状。按摩时配合腹式呼吸效果更佳,但孕妇禁用此穴位。
气海穴位于脐下两横指处,主司气机升降。对于呼吸短促、声低懒言等肺脾气虚证候,可用掌根轻柔推揉,配合檀香精油能增强补气效果。按摩后饮用温红枣水有助于气血双补。
百会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点,是提升阳气的关键穴位。晨起时用指尖轻叩百会穴,能改善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健忘、注意力不集中。高血压患者需避免强刺激该穴位。
日常可配合食用山药、红枣、桂圆等补气血食材,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若长期存在心悸、面色苍白等症状,建议就医检查是否存在贫血或内分泌疾病。按摩前后保持环境温暖,避开饭后一小时和饮酒后操作,经期女性应减少腹部穴位刺激。坚持按摩的同时,适当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柔缓运动,能协同改善气血循环。
杨铁生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