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癌复发后仍可通过规范化治疗控制病情。治疗方案主要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五种方式。
局部复发灶可考虑二次手术切除,特别是孤立性盆腔复发患者。手术方式根据复发部位选择全子宫切除术、盆腔廓清术等,需结合患者既往手术史和身体状况评估可行性。术后需配合病理检查明确切缘情况。
适用于无法手术的局部复发或区域淋巴结转移。体外放疗可控制盆腔病灶,腔内放疗针对阴道残端复发效果显著。放疗常与化疗联用,注意放射性肠炎、膀胱炎等并发症的预防。
紫杉醇联合卡铂是常用方案,多西他赛、吉西他滨等药物对复发型也有疗效。化疗周期数和剂量需根据患者耐受性调整,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是常见副作用。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可使用贝伐珠单抗等抗血管生成药物,PARP抑制剂适用于BRCA突变患者。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注意高血压、蛋白尿等不良反应监测。
PD-1/PD-L1抑制剂对微卫星不稳定型复发子宫癌效果较好。治疗前需检测PD-L1表达水平和肿瘤突变负荷,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需早期识别处理。
复发后治疗期间应保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豆制品,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每天进行3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避免久坐。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出现异常阴道出血、盆腔疼痛等症状及时就诊。心理支持很重要,可参加抗癌社团活动,与主治医生保持充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