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血调经可选用乌鸡白凤丸、益母草颗粒、当归丸等中成药,具体用药需根据体质和症状由医生指导。补血调经药物选择主要考虑气血不足、月经不调类型、伴随症状、药物成分禁忌及个体差异等因素。
气血两虚型月经不调表现为经量少、色淡、周期紊乱,可选用复方阿胶浆等含阿胶、熟地黄的补血制剂。这类药物通过补充铁元素和促进造血功能改善贫血,但阴虚火旺者需慎用。
经血紫暗有块、痛经明显者适合活血化瘀类药物,如桂枝茯苓丸。其含有的桂枝、茯苓等成分能改善子宫微循环,但月经量多者不宜使用,可能加重出血。
逍遥丸对经前乳房胀痛、情绪波动大的肝郁型月经不调效果显著。柴胡、当归等成分可疏肝解郁,但长期服用需监测肝功能,避免药物性肝损伤。
艾附暖宫丸适用于经期腰腹冷痛、四肢不温的肾阳不足患者。艾叶、香附等温经药材可改善宫寒,但实热证患者禁用可能引发口干舌燥等不适。
定坤丹等复方制剂针对多种病因复合的月经紊乱,含人参、鹿茸等30余味药材,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禁用此类滋补型药物。
除药物调理外,建议日常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摄入,配合八段锦等温和运动促进气血运行。经期避免生冷饮食,保持腰腹部保暖,建立规律作息记录月经周期变化。若服药3个月经周期无改善,需及时就医排除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中药调理期间忌食萝卜、浓茶等影响药效的食物,定期复查血常规评估贫血改善情况。
曹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