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人类的起居养生要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调整。对于老百姓来说,冬季最大的气候特点就是寒冷干燥,那么面对这人人都会遇到的冬日问题,有什么好的养生法则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冬日起居的必做事情都有哪些吧!
冬季就应该“早卧晚起”
《黄帝内经》对一年四季的起居规律有着详细的论述:“春三月,夜卧早起;夏三月,夜卧早起;秋三月,早卧早起;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阳光。”
由此可见,春夏季节,早睡早起是为了顺应自然界春生、夏长的特点,有利于机体内阳气的生长;秋季早睡早起,顺应了秋收的特点,早睡以利于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张;冬季早睡晚起,也应该顺应自然界的特点而适当减少活动,以免扰动阳气,损耗阴精。所以,传统养生学提出人们在冬季早睡晚起,有利于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对健康有益。
睡前泡个脚,暖脚又安眠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冬天只要双脚不温,不管白天还是黑夜,都很难入眠,或卧而不安,或寐而易醒。中医认为,脚离心脏最远,血液运行缓慢,有“第二心脏”之称。而脚上的穴位很多,做好脚的护理工作,也就起到了全身保健的作用。
俗话说:“饭后三百步,睡前一盆汤。”睡前泡个热水脚,可扩张血管,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脚步皮肤和组织的营养,减少下肢麻木与酸痛,缓解或消除疲劳,还能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双足是人体阳经和阴经的交接点,此处穴位众多,泡脚就相当于刺激穴位,从而促进气血流通。
对于患有失眠症、足底静脉曲张或者工作学习到深夜的人,每晚用热水泡脚,能缓解相关症状,促进睡眠。当然,洗脚的方法很有讲究,正确的泡脚方法是:水不能太烫,40℃左右的温水最合适,泡脚的同时,还需要用手不断地揉擦双脚,以15~30分钟为宜。对于体质偏寒的人来说,可往水里加些艾叶,这样可以使人精神爽朗,心情舒畅,防止脚被冻伤。但是,值得指出的是,洗脚水不能过烫,以免血管过度扩张,血液过多地流向下肢,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灌注不足,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泡脚的时间也不能过长,以免增加心脏的负担;饭后半个小时内不宜泡脚;心血管病人泡脚要小心,一旦出现头晕、心慌、气促等现象,要立刻停止泡脚。
要风度,更要温度
冬天防寒保暖,最主要的是衣着,但要因人而异,注意“衣服气候”。研究表明,当衣服表面温度大约在0℃左右,而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始终保持在32℃~33℃时,即形成所谓的“衣服气候”。这种“衣服气候”在人体皮肤周围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小气候区,能有效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维持人体恒定的温度。
具体到老年人,因其生理功能下降,代谢水平较低,冬装以质轻且暖和为宜。青年人代谢能力强,自身调节功能比较健全,穿衣不可太厚。
婴幼儿的情况有些特殊,一方面身体较为娇嫩,体温调节能力差,应注意保暖;另一方面,其代谢旺盛,不可捂得过厚,以免汗出过多而影响健康。
注意肌肤保湿润燥
在寒冬,由于干冷的气候,人体的表皮层血管会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但也造成皮肤层血液循环减慢,皮脂腺与汗腺功能降低,导致皮表的水分与脂肪含量大减,若再加上冷风吹拂,更大大减弱了皮肤的抵抗力,因此,冬天的皮肤容易变干、敏感,甚至皲裂。在饮食方面,可多吃含黏液质的食品,如蜂蜜、海参、木耳、水梨、蹄筋等,以提高血液中的胶质含量,加强细胞内水分的保存。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