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含有多种天然有机物,主要包括多酚类、醇类、有机酸、糖类及芳香物质等成分。这些物质共同构成葡萄酒的风味、色泽和健康价值,主要来源于葡萄果实发酵过程及陈酿阶段的化学反应。
葡萄酒中的多酚类包括花青素、单宁和白藜芦醇。花青素赋予红葡萄酒紫红色泽,具有抗氧化作用;单宁来自葡萄皮和橡木桶,带来涩感并延长保质期;白藜芦醇存在于葡萄皮中,研究显示其可能对心血管有益。红葡萄酒的多酚含量通常高于白葡萄酒。
乙醇是葡萄酒最主要的醇类,含量约8%-15%,由糖分发酵产生。此外还含有微量高级醇如异戊醇和苯乙醇,这些物质影响酒体香气。过量甲醇可能存在于劣质酒中,但正规酿造工艺可有效控制其含量。
酒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是葡萄酒主要有机酸,占比约0.5%-1%。酒石酸维持酸碱平衡,可能形成结晶沉淀;苹果酸在二次发酵中转化为乳酸,使口感更柔和。适量有机酸能增强清爽感并抑制细菌繁殖。
残留糖分决定葡萄酒的甜度,干型酒含糖量低于4g/L,甜酒可达120g/L以上。发酵未完全消耗的葡萄糖、果糖以及少量多糖共同构成甜味来源。部分特殊工艺会保留更多天然糖分。
酯类、萜烯类和醛类等挥发性有机物形成复杂香气。乙酸异戊酯呈现香蕉香,芳樟醇带来花香,香草醛则源于橡木桶陈酿。不同葡萄品种和酿造工艺会产生特有的香气组合。
适量饮用葡萄酒可能通过多酚类物质发挥抗氧化作用,但需注意酒精摄入量。建议成年男性每日不超过250毫升,女性不超过150毫升。饮用时搭配高蛋白食物可减缓酒精吸收,避免与海鲜同食可能加重痛风风险。糖尿病患者应选择干型酒,高血压患者需严格控制饮酒频次。开瓶后未喝完的葡萄酒需冷藏并尽快饮用,长期过量饮酒可能损害肝脏和神经系统健康。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