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造血功能的药物主要包括铁剂、促红细胞生成素、维生素B12、叶酸和雄激素等。这些药物针对不同类型的贫血或造血功能障碍,通过补充造血原料或刺激骨髓造血发挥作用。
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等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首选药物。铁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缺铁会导致红细胞体积变小、血红蛋白含量降低。铁剂可口服或静脉注射,需注意与维生素C同服促进吸收,避免与钙剂、浓茶同服影响吸收效率。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适用于肾性贫血、肿瘤化疗后贫血等情况。该药物通过刺激骨髓红系祖细胞增殖分化发挥作用,需皮下注射给药,使用期间需监测血红蛋白水平防止血栓风险,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和头痛。
甲钴胺、氰钴胺等维生素B12制剂用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维生素B12参与DNA合成和髓鞘形成,缺乏会导致红细胞成熟障碍。恶性贫血患者需终身肌注补充,普通缺乏者可口服给药,治疗期间需配合叶酸补充。
叶酸片对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效果显著。叶酸作为一碳单位载体参与嘌呤和胸腺嘧啶合成,孕期缺乏可能引发胎儿神经管畸形。建议备孕女性提前3个月补充,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需增加剂量,长期服用需警惕掩盖维生素B12缺乏。
司坦唑醇等蛋白同化激素可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辅助治疗。雄激素通过刺激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和直接作用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发挥作用,但可能引起肝功能损害、男性化等副作用,需严格监测转氨酶水平和血脂变化。
改善造血功能需综合调理,建议贫血患者增加瘦肉、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富含铁和叶酸的食物摄入,适度进行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保证充足睡眠利于骨髓造血。长期服用造血药物者应定期复查血常规和铁代谢指标,避免自行调整剂量。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及肝肾功能异常者用药前需咨询专科部分造血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合并用药时需告知医生全部用药史。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
朱陵群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