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部护理可通过温水泡脚、定期去角质、保湿护理、正确修剪指甲、选择舒适鞋袜等方式进行。日常护理有助于预防足部问题,保持脚部健康。
每天用温水泡脚10-15分钟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足部疲劳。水温控制在38-42摄氏度之间,避免过热导致皮肤干燥。泡脚时可加入少量食盐或白醋,帮助软化角质和抑制细菌滋生。泡脚后及时擦干,特别是脚趾缝,避免潮湿环境引发真菌感染。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皮肤过度水合。
每周进行1-2次足部去角质护理,可使用磨砂膏或浮石去除脚跟、脚掌等部位的厚茧。去角质前先泡软皮肤,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健康皮肤。角质过厚可能导致皲裂,但过度去除会降低皮肤屏障功能。糖尿病或末梢循环障碍者应谨慎去角质,建议咨询医生后进行专业护理。
泡脚后立即涂抹足部专用保湿霜,重点护理脚跟、脚掌等易干燥部位。选择含尿素、乳木果油等成分的润肤产品,能有效锁住水分。夜间可涂抹较厚的乳霜后穿上棉袜加强吸收。避免在趾缝间使用过多护肤品,保持该区域干爽。冬季或干燥环境下应增加保湿频率。
修剪指甲应保持平直形状,前端略呈方形,避免剪得太圆或太短。使用专用指甲钳沿指甲自然弧度修剪,不要剪到两侧角落以防嵌甲。指甲长度保留1-2毫米白色部分为宜。如有灰指甲等问题,应单独使用工具并消毒。老年人或视力不佳者建议寻求专业修甲服务。
日常应选择透气性好、支撑力足的鞋子,鞋头要有足够空间避免挤压脚趾。高跟鞋连续穿着不超过4小时,可随身携带平底鞋替换。袜子选择吸湿排汗的天然材质,每天更换。运动时穿着专业运动鞋,不同运动项目选择对应功能鞋款。新鞋要逐步适应,避免长时间穿着导致摩擦起泡。
良好的脚部护理习惯需要长期坚持,除日常护理外,建议每年进行1-2次专业足部检查。注意观察脚部皮肤颜色、温度变化,出现持续疼痛、肿胀、溃疡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保持适度运动增强足部肌肉力量,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担。均衡营养摄入,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供给,有助于维持皮肤和指甲健康。避免赤脚行走在公共区域,降低感染风险。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
杨铁生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