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
您的位置: 复禾男女 > 夫妻保健 > 壮阳补肾 > 正文

六味地黄丸补肾 四类人不宜服用

发布时间:2018-12-20 18:52:3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六味地黄丸并非纯补药

六味地黄丸是补肾的名方,最早来自宋代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这六味中药组成。

中药配伍讲究君臣佐使,六味地黄丸重用熟地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共为臣药。三药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是为“三补”。而泽泻利湿而泄肾浊,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丹皮清泄虚热,并制山茱萸之温涩。三药称为“三泻”,均为佐药。

需要强调的是,六味地黄丸的特点是“三补三泻”,并非纯补药,是补泻兼施的处方,更适合肾阴虚的人。判断是不是肾阴虚,先看舌头,如舌质红、经常口干舌燥;再看脉搏,是否脉细且跳得快;最后看症状,是否常有潮热、手足心热、盗汗、遗精、失眠、头晕、腰膝酸软的症状。

四类人不宜服用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并不是万能的补肾药,它也有适用症,不能想当然地服用“补品”。

首先,健康人群,没有明显肾阴虚症状,不需要服用。虽然六味地黄丸有补肾的作用,健康的人在短期内服用可能也不会有什么副作用,但是长期服用,可能会出现便溏、食欲不振等不适。

其次,肾阳虚者不宜服用。肾阳虚主要表现为脸色偏白、怕冷、畏寒、四肢冷、夜尿多、小便清短等,如果擅自服用,效果会适得其反。

第三,脾胃虚寒的人不宜服用。脾胃虚寒主要表现为腰酸、怕冷、腹部寒凉、大便糖,即使有肾阴虚症状,最好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因为六味地黄丸滋阴的药偏多,对脾胃功能造成影响,可能会加剧大便糖稀的症状、

第四,湿热证的人不宜服用,这里湿热证主要是指脾胃湿热,表现为口苦、泛酸、小便黄赤等也要避免服用。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六味地黄丸的服用禁忌,希望大家要注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最新文章推荐

60岁夫妻相处之道人生感悟
60岁夫妻相处之道人生感悟
60岁夫妻相处之道需要注重情感沟通、互相尊重与共同成长。长期稳定的婚姻关系主要有保持坦诚交流、培养共同兴趣、合理处理矛盾、关注健康管理、规划晚年生活等方式维系。60岁后的夫妻相处既是情感的沉淀,也是人生智慧的体现。1、保持坦诚交流老年夫妻应当建立定期沟通的习惯,可以每天固定时间分享见闻与感受。交流内容可包含日常生活琐事、子女近况、健康变化等实际话题,也应涉及...[详细]
发布于 2025-07-20

推荐阅读

补肾五黑是哪五黑
补肾五黑是哪五黑
补肾五黑通常指黑豆、黑米、黑芝麻、黑枸杞、黑枣五种黑色食物,具有滋阴补肾、养肝明目的功效。一、黑豆黑豆富含优质蛋白和花青素,能改善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中医认为黑色入肾,黑豆皮中的异黄酮有助于调节内分泌,适合经期后女性或更年期人群煮粥食用,但腹胀者需控制量。二、黑米黑米含维生素E和铁元素,可缓解肾阴不足导致的脱发问题。其外皮含丰富膳食纤维,与红枣同煮能增强补血...[详细]
2025-06-30 13:56
女人吃什么补肾好
女人吃什么补肾好
女性补肾可以适量吃黑豆、枸杞、山药、黑芝麻、核桃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吃六味地黄丸、左归丸、金匮肾气丸、杞菊地黄丸、归脾丸等药物。肾虚可能与过度劳累、长期熬夜、久病体虚、年老体衰、先天不足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辨证用药并调整饮食。一、食物1、黑豆黑豆富含优质蛋白和花青素,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适合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可煮粥或打豆浆食用...[详细]
2025-06-30 11:41
肾气不固怎么调理
肾气不固怎么调理
肾气不固可通过饮食调理、中药调理、运动锻炼、穴位按摩、作息调整等方式改善。肾气不固多由先天不足、久病体虚、房劳过度、年老体衰、长期熬夜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腰膝酸软、夜尿频多、月经不调等症状。1、饮食调理日常可适量食用黑豆、黑芝麻、核桃、山药、枸杞等食物。黑豆富含优质蛋白和微量元素,有助于补肾益精;黑芝麻含维生素E和钙质,可滋养肝肾;山药健脾益肾,适合煮粥或炖汤...[详细]
2025-06-30 09:29
十大滋阴补肾食物
十大滋阴补肾食物
滋阴补肾的食物主要有黑芝麻、黑豆、桑葚、枸杞、山药、银耳、甲鱼、牡蛎、核桃、黑米等。这些食物富含多种营养素,有助于改善肾阴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1、黑芝麻黑芝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滋补肝肾、润燥通便的功效。肾阴虚人群常出现头发早白、皮肤干燥等问题,适量食用黑芝麻可帮助改善这些症状。黑芝麻可磨成粉加入粥品或制作成芝麻糊食用,但油...[详细]
2025-06-30 09:05
女人滋阴补肾的汤
女人滋阴补肾的汤
女性滋阴补肾的汤品主要有银耳莲子汤、黑豆猪骨汤、山药枸杞汤、当归乌鸡汤、桑葚红枣汤等。这些汤品通过不同食材搭配,有助于改善肾阴不足引起的疲劳、月经不调等问题。一、银耳莲子汤银耳富含植物胶质和氨基酸,莲子具有养心安神作用,两者搭配能润肺生津、补益肾阴。适合长期熬夜或更年期女性,可缓解皮肤干燥、心悸失眠。炖煮时建议保留银耳胶质,避免久煮破坏营养。二、黑豆猪骨汤黑...[详细]
2025-06-30 08:43
怎样能追到一个单亲妈妈
怎样能追到一个单亲妈妈
追求单亲妈妈需要更多耐心、理解和尊重,关键在于建立信任感与分担实际压力。单亲妈妈通常面临时间紧张、经济独立性强、情感戒备心重等特点,需通过真诚关怀、稳定陪伴和实际行动赢得好感。1、展现责任感单亲妈妈更看重对方的责任担当。主动了解孩子的基本需求,如接送上学、辅导作业等实际帮助,比甜言蜜语更有效。注意保持适当边界,初期避免过度介入亲子关系,先以朋友身份提供支持。...[详细]
2025-07-20 05:49
血精多长时间能恢复正常
血精多长时间能恢复正常
血精一般需要1-4周恢复正常,具体恢复时间与病因、个体差异及治疗方式有关。血精通常由精囊炎、前列腺炎等泌尿生殖系统炎症引起,也可能与性生活频繁、外伤或结石等因素相关。轻微炎症或生理性因素导致的血精,多数在1-2周内自行缓解。若由细菌性前列腺炎引起,规范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后,症状可在2-3周改善。精囊充血或轻微损伤时,需避免性生活并...[详细]
2025-07-20 05:24
小鸟几个月后可生蛋
小鸟几个月后可生蛋
小鸟一般在性成熟后3-12个月可以开始生蛋,具体时间因品种、营养状况和环境条件而异。小型鸟类如虎皮鹦鹉、文鸟等性成熟较早,通常在3-6个月龄时具备繁殖能力。中型鸟类如鸽子、玄凤鹦鹉需要6-9个月发育至性成熟。大型鸟类如金刚鹦鹉、孔雀等生殖系统发育较慢,可能需要1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产蛋。营养摄入对性成熟时间有直接影响,蛋白质、钙质和维生素D充足的个体发育更...[详细]
2025-07-20 05:00
体臭味太重怎么彻底消除小妙招
体臭味太重怎么彻底消除小妙招
体臭味太重可通过保持清洁、使用抑菌产品、调整饮食、穿透气衣物、医疗干预等方式改善。体臭通常由汗液分解、细菌滋生、饮食刺激、代谢异常或疾病等因素引起。1、保持清洁每日用温水及中性沐浴露清洗腋下、足部等易出汗部位,重点清洁皮肤褶皱处。运动后及时冲洗,避免汗液滞留。可使用含茶树油、薄荷等成分的洗护产品帮助抑菌。剃除腋毛可减少细菌附着面积,降低异味产生概率。2、使用...[详细]
2025-07-19 17:00
普通阴炎怎么形成的
普通阴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过敏反应或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引起。阴道炎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分泌物异常、灼热感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护理改善。1、细菌感染细菌性阴道炎多由阴道内菌群失衡导致,常见致病菌为加德纳菌。频繁冲洗阴道、性生活混乱、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可能破坏阴道微环境。患者可能出现灰白色稀薄分泌物并伴有鱼腥味。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栓...[详细]
2025-07-19 16:35
孕妇贫血低血压怎么治疗
孕妇贫血低血压怎么治疗[详细]

杨尧华

杨尧华

主任医师

2025-03-26 15:51
孩子感冒咳嗽拉肚子治疗方法有哪些
孩子感冒咳嗽拉肚子治疗方法有哪些[详细]

李青

李青

主任医师

2025-03-22 13:35
做完人流后四十多少天来了月经特别黑
做完人流后四十多少天来了月经特别黑[详细]

荣春红

荣春红

副主任医师

2025-03-15 12:05
自然流产的恢复时间需要多久
自然流产的恢复时间需要多久[详细]

张龙

张龙

副主任医师

2025-02-28 18:11
慢性胆囊炎吃哪种的药物
慢性胆囊炎吃哪种的药物[详细]

蒋天盛

蒋天盛

副主任医师

2025-02-28 17:55
益母草颗粒说明书
益母草颗粒说明书[详细]

荣春红

荣春红

副主任医师

2025-02-27 15:20
轻度宫颈炎如何治
轻度宫颈炎如何治[详细]

李云波

李云波

主任医师

2025-02-09 17:41
缓解疗肾阴虚的最好方法
缓解疗肾阴虚的最好方法[详细]

房栋

房栋

副主任医师

2025-02-01 17:58
宝宝黄疸妈妈吃茵栀黄有什么效果
宝宝黄疸妈妈吃茵栀黄有什么效果[详细]

邵红

邵红

副主任医师

2025-01-29 13:00
六个月的宝宝拉绿色大便什么引起的
六个月的宝宝拉绿色大便什么引起的[详细]

王海燕

王海燕

副主任医师

2025-01-10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