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常见疾病主要包括妇科炎症、乳腺疾病、内分泌失调、泌尿系统感染及骨质疏松症。这些疾病与女性生理结构、激素变化及社会角色密切相关。
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炎症在育龄期女性中高发。阴道分泌物异常、外阴瘙痒是典型表现,多与卫生习惯不良、免疫力下降有关。日常需注意勤换内裤、避免过度清洁,反复发作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细菌性阴道病可选用甲硝唑,霉菌性感染常用克霉唑阴道片。
乳腺增生发病率高达70%,表现为经前乳房胀痛。情绪压力、高脂饮食是诱因,建议每月自检并定期超声检查。乳腺癌早期可能仅有无痛肿块,40岁以上女性应每年进行钼靶筛查。良性疾病可通过中药调理,恶性病变需手术联合放化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月经稀发、痤疮和多毛,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甲状腺功能减退常见怕冷、体重增加,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更年期综合征出现潮热盗汗,激素替代治疗需评估子宫内膜风险。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调节内分泌。
女性尿道短直,细菌易逆行感染引发尿频尿急。性生活后及时排尿、多饮水可预防复发。绝经后雌激素下降导致泌尿生殖道萎缩,增加感染风险。反复发作需排查泌尿系畸形,急性期可用磷霉素氨丁三醇等抗生素。
绝经后女性骨量每年流失3%-5%,髋部骨折风险是男性3倍。雌激素缺乏影响钙质沉积,长期缺乏日照会加重病情。骨密度检测可早期诊断,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是基础治疗。太极拳等负重运动能增强骨强度,预防跌倒至关重要。
建议女性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检,经期避免盆浴和游泳,选择纯棉透气内衣。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每日摄入300ml乳制品补充钙质。35岁后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和乳腺筛查,更年期女性可检测骨密度。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持续性疼痛或可触及肿块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良好的情绪管理和均衡饮食对预防女性疾病具有积极作用。
朱陵群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