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夏季可通过调整作息、科学补水、合理着装、物理降温及饮食调节等方式应对。主要方法包括避开高温时段外出、选择透气衣物、使用风扇或空调辅助降温、增加蔬果摄入等。
夏季建议将户外活动安排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段,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尽量避免暴晒。午间可安排30分钟左右的午休,有助于恢复体力。夜间保证7-8小时睡眠,卧室温度控制在26℃左右为宜。
每日饮水量需达到2000-2500毫升,少量多次饮用常温白开水最佳。运动后可适当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冰水。观察尿液颜色,淡黄色说明水分充足。
选择浅色、宽松的棉麻材质衣物,有利于汗液蒸发散热。外出时佩戴宽檐帽和防紫外线太阳镜,裸露皮肤涂抹SPF30+防晒霜。鞋子宜选透气的网面运动鞋或凉鞋。
室内使用空调时温度不宜低于26℃,配合风扇促进空气循环。可用凉水冲洗手腕、颈部等血管丰富部位降温。冷水浸湿毛巾敷于额头或后颈,每次15-20分钟。
增加西瓜、黄瓜等含水量高的蔬果摄入,适量食用绿豆汤、薄荷茶等清凉饮品。减少油腻辛辣食物,选择清蒸、凉拌等烹饪方式。适当补充含钾丰富的香蕉、菠菜等食物。
夏季需特别注意防暑降温,高温天气尽量减少户外剧烈运动。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暑症状应立即转移到阴凉处,补充含盐水分。老年人和儿童要特别注意室内通风,避免长时间处于闷热环境。定期清洁空调滤网,保持空气流通。随身携带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以备不时之需。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能有效预防热射病等夏季高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