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确实更容易囤积脂肪,主要与基础代谢率降低、活动量减少、饮食结构变化、激素水平波动以及保暖机制激活等因素有关。
寒冷环境下人体为维持核心体温,会减少外周血液循环,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5%-10%。代谢减缓意味着相同饮食条件下热量消耗减少,多余能量更易转化为脂肪储存,尤其容易堆积在腰腹和臀部。
低温天气使户外运动意愿降低,日常活动步数平均减少20%-30%。久坐时间延长导致肌肉收缩减少,脂肪酶活性下降,脂肪分解效率降低。室内取暖设备的使用进一步减少了身体产热消耗。
冬季本能性选择高脂高糖食物,日均热量摄入增加200-300大卡。热汤、火锅等冬季特色饮食含有较多隐形脂肪,坚果类零食摄入量也明显上升,这些都是脂肪堆积的重要诱因。
褪黑素分泌增加会促进食欲,皮质醇水平升高则刺激内脏脂肪囤积。女性在冬季雌激素波动更明显,皮下脂肪储存量可增加3%-5%以维持体温,这种生理机制加剧了脂肪积累。
寒冷刺激激活棕色脂肪组织转化功能,白色脂肪细胞体积增大以增强保温效果。皮下脂肪层增厚属于正常生理适应,但长期过量会导致脂肪细胞数量不可逆增加。
冬季控制体重需注重膳食纤维摄入,每天保证300克以上深色蔬菜,用杂粮替代精制主食。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居家可进行开合跳、平板支撑等抗阻训练。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室温控制在18-20℃以激活棕色脂肪活性。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Omega-3脂肪酸有助于调节脂代谢,必要时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