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患者可通过动物肝脏、红肉、菠菜、黑芝麻和红枣等食物辅助改善缺铁性贫血。补血食物主要分为血红素铁与非血红素铁两类,需结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
猪肝、鸡肝等动物肝脏富含血红素铁,吸收率高达15%-35%,每100克猪肝含铁22.6毫克。建议每周食用1-2次,搭配青椒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可提升铁质吸收效率。慢性肝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
牛肉、羊肉等红肉是优质血红素铁来源,100克瘦牛肉含铁3.3毫克。红肉中的铁元素生物利用率较高,适合经期女性及术后恢复人群。建议选择瘦肉部位,采用蒸煮等低温烹饪方式保留营养。
新鲜菠菜含非血红素铁2.7毫克/100克,同时富含叶酸。草酸会影响铁吸收,焯水处理后草酸含量可降低50%。建议搭配柑橘类水果食用,维生素C能将三价铁转化为更易吸收的二价铁。
每100克黑芝麻含铁22.7毫克,但属于植物性非血红素铁。建议研磨破壁后食用,吸收率可从5%提升至15%。可搭配酸奶食用,乳酸的酸性环境有利于铁元素溶解吸收。
干红枣含铁2.3毫克/100克,中医认为其具有补气生血功效。所含环磷酸腺苷能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建议与桂圆肉同煮,避免与浓茶同食,单宁酸会抑制铁吸收。
贫血患者日常应保持均衡饮食,动物性与植物性补铁食物交替摄入。血红素铁食物每周摄入3-4次,每次50-100克;非血红素铁食物需配合维生素C补充剂或新鲜果蔬。避免咖啡、茶等含多酚类物质饮品与补铁食物同食,间隔2小时以上为宜。长期严重贫血需及时就医排查消化道出血、月经过多等潜在病因,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