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囊肿可通过定期观察、药物治疗、穿刺抽液、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等方式治疗。子宫囊肿通常由激素失调、炎症刺激、子宫内膜异位、先天性发育异常、恶性肿瘤等因素引起。
体积小于5厘米且无症状的生理性囊肿如黄体囊肿多数可自行消退,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观察期间需注意是否出现腹痛加剧、异常出血等变化,绝经后女性新发囊肿需提高警惕。
炎症性囊肿可选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联合甲硝唑;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常用孕三烯酮、达那唑等药物抑制雌激素。药物治疗需配合激素水平监测,疗程通常持续3-6个月,对病理性囊肿仅能控制进展。
适用于单纯性囊肿且排除恶性可能的情况,在超声引导下抽取囊液并注入硬化剂。该方法创伤小但复发率约20%,术后需定期复查,不适合囊壁增厚或存在实性成分的囊肿。
对持续增大或可疑恶变的囊肿推荐腹腔镜下囊肿剔除术,能完整剥离囊壁并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可同时处理盆腔粘连等问题,恢复期约2周,术后需避孕3-6个月以待卵巢功能恢复。
巨大囊肿直径>10cm或高度怀疑恶性肿瘤时需开腹探查,根据术中快速病理决定行患侧附件切除或全子宫切除术。术后需病理确诊性质,恶性者需补充放化疗。
日常应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感染,经期禁止性生活;控制豆制品、蜂王浆等雌激素含量高的食物摄入;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但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囊肿扭转。3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妇科检查,出现持续腹痛、月经紊乱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复查,保留生育功能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计划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