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时适合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舒缓拉伸运动、瑜伽、骨盆操和游泳等温和运动。这些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不适。
快走或慢跑等低强度有氧运动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减少前列腺素分泌,从而缓解痛经。建议选择平坦路面,每次持续20-30分钟,以微微出汗为宜。月经量较大时应减少运动时间。
针对腰腹部的温和拉伸动作能放松痉挛的子宫肌肉。可尝试猫式伸展:跪姿吸气塌腰抬头,呼气拱背低头,重复5-8次。避免过度扭转或挤压腹部的动作。
选择束角式、婴儿式等修复性瑜伽体式,配合腹式呼吸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避免倒立、强力扭转等体式,练习时使用瑜伽砖或抱枕辅助支撑。
骨盆前后倾运动可改善盆腔淤血状态。平躺屈膝,缓慢抬起臀部再落下,重复10-15次。配合凯格尔运动能增强盆底肌力量,但经期需减少收缩强度。
水温28-32℃的游泳或水中漫步,利用浮力减轻身体压力。注意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泳池,结束后及时更换卫生用品,避免水中浸泡超过40分钟。
经期运动需根据个人体质调整强度,以不加重疼痛为原则。建议运动前饮用温姜茶暖宫,穿着透气棉质运动服,避免寒冷刺激。运动后可用热敷袋敷于下腹部,配合补充含镁食物如香蕉、坚果等。若痛经伴随严重头晕、呕吐或经血异常,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检查。日常可坚持每周3次以上有氧运动,长期规律锻炼能显著改善原发性痛经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