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常见疾病预防需重点关注呼吸道感染、过敏性疾病、胃肠炎、皮肤问题及心血管疾病。主要通过增强免疫力、避免过敏原、饮食卫生、皮肤防护和适度运动等方式降低发病风险。
春季温差大易引发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保持室内通风,每日开窗至少30分钟;外出佩戴口罩减少飞沫传播;接种流感疫苗可显著降低感染概率。出现持续发热或咳嗽症状应及时就医。
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易引发过敏性鼻炎和哮喘。过敏体质者外出建议佩戴防花粉口罩,回家后及时清洗鼻腔;卧室使用防螨床品,每周用热水清洗床单。症状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
气温回升加速食物变质,需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食材充分加热,避免生冷食物;冰箱存放不超过3天;出现腹泻可补充口服补液盐。诺如病毒高发期应加强手部消毒,使用肥皂流水洗手至少20秒。
紫外线增强及花粉接触易诱发日光性皮炎、荨麻疹等。外出前30分钟涂抹SPF30以上防晒霜;过敏体质者避免接触开花植物;沐浴后及时涂抹保湿霜修复皮肤屏障。皮肤出现红斑瘙痒应避免抓挠。
气温波动易导致血压异常,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加强监测。晨起动作宜缓慢,避免突然起身;保持规律服药,不可自行调整降压药剂量。建议进行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1小时。
春季预防疾病需建立健康生活节律,保证7-8小时睡眠有助于免疫调节。饮食宜清淡,每日摄入300克深色蔬菜和200克水果补充维生素。适当增加菌菇类、深海鱼等富含锌、硒的食物。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瑜伽等。过敏体质者需记录每日接触物,发现可疑过敏原及时规避。慢性病患者应定期复查,随身携带应急药物。出现异常症状持续3天未缓解,或伴有高热、意识模糊等表现时须立即就医。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