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妈妈需重点关注营养均衡、情绪管理、用药安全和乳房护理等方面。哺乳期是母婴健康的关键阶段,母亲的身体状况直接影响乳汁质量和婴儿发育,需从饮食、作息、医疗等多维度进行科学管理。
哺乳期每日需额外摄入约500大卡热量,优先选择富含优质蛋白的鱼类、禽肉、豆制品,搭配深色蔬菜和全谷物。钙质可通过每天500毫升牛奶或等量酸奶补充,同时适量进食坚果补充不饱和脂肪酸。避免过量咖啡因和含酒精饮品,辛辣刺激食物可能引发婴儿肠胃不适。
产后激素波动易导致情绪敏感,每天保证6小时以上连续睡眠有助于稳定情绪。可与家人分担育儿事务,每天预留30分钟独处时间进行深呼吸或简单拉伸。出现持续情绪低落超过两周时,应及时寻求心理支持。
必须用药时选择哺乳期安全分级为L1-L2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疼痛。抗生素使用需避开磺胺类和四环素类,中药制剂需明确标注哺乳期可用。X光检查后无须中断哺乳,但放射性药物使用需遵医嘱暂停喂养。
每次哺乳后涂抹羊脂膏预防皲裂,发生乳腺炎时可用卷心菜叶冷敷缓解胀痛。哺乳间隔不超过4小时,双侧轮流喂养避免乳汁淤积。选择无钢圈哺乳文胸,夜间睡眠时保持胸部透气。
接种流感疫苗和百日咳疫苗可建立双重保护,感冒时哺乳需戴口罩。控制探视人数减少病毒接触,外出归来先更衣洗手再接触婴儿。定期进行产后复查,特别注意甲状腺功能和盆底肌恢复情况。
哺乳期间建议每天饮用2000毫升温水,分次小口饮用促进乳汁分泌。保持适度运动如产后瑜伽或散步,每周3次每次30分钟为宜。注意观察婴儿体重增长和排便情况,记录哺乳时间与时长。出现持续乳头疼痛、乳汁带血或发热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查乳腺导管病变。哺乳期避孕建议采用避孕套等非激素方式,复合避孕药可能影响泌乳量。
朱陵群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