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并不是正常老化现象,而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之一,然而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且服用药物也会引发诸多副作用,因此必须仰赖有效的非药物治疗照护,维持失智症个案目前最佳功能状态,减缓认知功能退化并提升生活品质。
非药物治疗照护不管是在英国或是美国,已被公认且建议为首要执行介入的方式,其涵盖层面广泛,在失智症个案的日常生活中营造适切人文环境、提供无障碍的支持性物理环境、各类照护活动与技巧等,皆是非药物治疗照护的重要理念且缺一不可。
以下就几项常见的非药物治疗照护活动,并汇整笔者的失智症非药物治疗照护经验做简单的整理与介绍:
1. 现实导向疗法
是项操作方便简单、便宜且最广为使用的治疗照护活动,透过社交互动过程,持续反覆提示现实为基础的人物、时间、地点等定向感,帮助个案调适周遭环境讯息,提升自信并适应日常生活。
治疗频率:研究指出,每周执行三次,每次30-60分钟,至少持续四周以上,可有效改善认知功能。
2. 怀旧治疗
常是很好的切入方式,可适用于轻度、中度失智症个案,透过分享正、负向生命经验协助重新检视,让个案感受到「此时此刻(Here and Now)」的现实存在感,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满足感与自我肯定。执行前须深入了解个案的背景,针对不同的怀旧主题,像是儿时童玩、读书求学、工作、旅游、结婚等经验分享,并搭配相关引导物(例如:旧相片、老歌、军徽、童玩等)协助讨论。
治疗频率: 研究指出,每周执行一次,每次40-50分钟,连续六周的怀旧主题活动,可显著改善忧郁症状,并维持认知功能。
3. 认知刺激治疗
为包含各种认知导向活动与讨论的团体形式介入,主要目的在于提升认知与社交功能,共包含十四项主题活动。
治疗频率: 目前国外已累积丰厚的研究实证,指出每周执行两项主题活动,每次45分钟,为期七周,可显著改善认知功能与生活品质。
4. 光照治疗
是项简单、不昂贵的治疗照护活动,执行方式有光照箱、光疗室与自然光,在早晨、黄昏或晚上进行,而在晨间接受自然光的照射下散步的方式最为建议。研究指出,能改善睡眠节律障碍、躁动行为与忧郁情形。
治疗频率: 照光时间约半小时到两小时,可同时进行其他日常活动,光线照度为1000——10000勒克斯(lux),不低于600 lux。
5. 园艺治疗
透过利用植物、园艺活动以及自然环境来促进身心健康与福祉,有手工艺活动(例如: 插花)、团体活动、远足、栽植(包含播种、扦插、换盆等活动)、户外教学活动等。透过融入、体验、共鸣与分享等活动历程,在失智症个案的互动、行为以及反应上能看到效果。
在执行非药物治疗照护时,须考量到每位失智症个案是独特个体,了解他们的「职能历史」(即个人生命故事与经历),包含:过去是位什么样的人、工作或专长、过去与现在的角色、兴趣嗜好、重视的价值观、过去的日常生活作息与习惯等,同时找出目前实际仍能从事且对个案有意义的职能活动,透过与专业照护团队人员讨论,适时安排搭配符合需求的非药物治疗照护活动,共同为失智症个案打造有尊严、安心、微笑、快乐且有品质的非药物治疗照护。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
何洁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