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阴道炎可通过日常护理实现自愈,主要方法包括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刺激物、调整饮食、增强免疫力、使用温和洗液。多数情况下无需药物治疗,但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就医。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2次,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过度冲洗阴道内部。清洗后轻轻拍干水分,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运动后及时更换被汗水浸湿的衣物,经期卫生巾每2-3小时更换一次。
暂停使用含香精的卫生巾、护垫及沐浴产品,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性生活期间建议使用无润滑剂的安全套,减少精液对阴道酸碱平衡的影响。游泳后立即冲洗外阴,公共浴池尽量选择淋浴而非盆浴。
增加酸奶、泡菜等含益生菌食物,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减少高糖食物摄入,控制精制碳水化合物比例。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可适量饮用蔓越莓汁维持尿道健康。
保证每日7-8小时优质睡眠,每周进行3次以上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长期紧张会降低阴道黏膜抵抗力。适当补充乳铁蛋白、维生素C等免疫调节营养素。
选择pH值3.8-4.5的专用外阴清洗液,含乳酸或茶树精油成分的产品有助于恢复菌群平衡。清洗时仅用于外阴区域,避免灌洗阴道内部。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为清水冲洗,防止过度依赖清洁产品。
建议观察3-5天,若出现分泌物颜色异常黄绿色、豆腐渣样、严重瘙痒或灼痛感,需及时妇科检查排除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等病理性感染。日常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月经周期结束后易复发者建议连续3个月经周期后复查。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发作频率与诱因,40岁以上女性需注意与更年期激素变化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