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疾病和男性疾病主要涉及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及相关健康问题,常见类型包括炎症感染、功能障碍、肿瘤病变等。女性疾病主要有阴道炎、盆腔炎、子宫肌瘤、多囊卵巢综合征、乳腺增生;男性疾病主要有前列腺炎、勃起功能障碍、精索静脉曲张、前列腺增生、睾丸炎。
阴道炎是女性常见炎症,多由细菌、真菌或滴虫感染引起。典型症状包括外阴瘙痒、异常分泌物及排尿灼痛。日常需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菌药物,如甲硝唑用于滴虫性阴道炎,克霉唑适用于真菌感染。反复发作可能与免疫力下降或糖尿病有关。
盆腔炎多因上行感染导致输卵管、卵巢等器官炎症,常见病原体为淋球菌或衣原体。表现为下腹持续疼痛、发热及性交痛,可能引发不孕等后遗症。急性期需足疗程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联合多西环素,慢性病例可配合物理治疗。高危因素包括多个性伴侣及不规范宫腔操作史。
男性前列腺炎分为急慢性细菌性和非细菌性类型。急性发作时有尿频尿急、会阴部胀痛甚至血尿,慢性患者可能出现骨盆区域隐痛。治疗需区分病因,细菌性感染可用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非细菌性以热敷坐浴等对症处理为主。久坐、酗酒及辛辣饮食是常见诱因。
勃起功能障碍指持续无法达到满意勃起,心理因素约占40%,器质性原因包括血管病变和神经损伤。一线治疗采用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西地那非,严重血管病变需考虑阴茎假体植入。伴随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者应优先控制原发病。适度运动和心理疏导有助于改善症状。
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雌激素依赖特性使其好发于育龄期。多数患者无症状,部分出现经量增多、压迫症状或不孕。治疗方案取决于年龄和生育需求,药物可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手术方式包括肌瘤剔除和子宫切除。豆制品等植物雌激素可能刺激肌瘤生长。
两性健康管理需建立科学认知,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乳腺筛查,经期避免盆浴和性生活。男性50岁后建议每年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避免长时间骑自行车压迫会阴。双方都需注意性行为卫生,选择棉质透气内衣,控制高糖高脂饮食。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专科就诊,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能有效增强生殖系统免疫力。
曹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