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男传女的概率约为0.04%-0.08%,实际传播风险与性行为方式、病毒载量、安全措施等因素相关。
无保护阴道性交的传播概率为0.04%-0.08%,肛交风险显著增高至1.4%-1.7%。男性感染者精液中病毒含量直接影响传播几率,急性感染期和艾滋病晚期病毒载量较高时风险增加3-5倍。
规范抗病毒治疗使病毒载量持续低于检测限时,传播风险可降低96%以上。世界卫生组织指出"U=U"原则,即持续检测不到病毒等于不具备传染性。
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使传播风险降低80%-95%。安全套破裂或滑脱会使防护效果下降,需配合润滑剂减少摩擦破损。
女性存在宫颈糜烂、阴道炎等黏膜损伤时,感染风险提高2-3倍。月经期性行为因宫颈口开放,病毒更易侵入血液循环系统。
包皮环切术可降低男性传播风险60%,但女性被动接受感染的概率不受此影响。同时感染其他性病如梅毒、疱疹等会破坏黏膜屏障,增加HIV感染机会3倍以上。
预防艾滋病传播需采取综合措施:发生性行为时坚持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高危暴露后72小时内使用阻断药物;定期进行HIV检测了解感染状况;感染者应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女性可考虑使用阴道杀菌剂等预防手段,但需注意这类方法防护效果有限,不能替代安全套。保持单一性伴侣关系、避免多性伴等高危行为是根本预防策略。日常接触如共用餐具、拥抱等不会传播病毒,应消除对感染者的歧视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