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不孕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监测排卵、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辅助生殖技术等方式改善。不孕可能由排卵障碍、输卵管堵塞、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分泌失调、免疫因素等原因引起。
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内分泌环境。肥胖或过瘦均可能影响生育能力,建议将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3.9范围。戒烟限酒,避免接触有毒化学物质,每日补充0.4-0.8毫克叶酸可降低胎儿神经管缺陷风险。
通过基础体温测量、排卵试纸或超声监测确定排卵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无排卵,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适时同房可提高受孕几率,建议排卵前1-2天开始隔日同房。
克罗米芬适用于无排卵性不孕,可促进卵泡发育。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更安全。促性腺激素适用于对克罗米芬无反应者,但需警惕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者需补充左甲状腺素钠。
宫腔镜可处理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等病变。腹腔镜能解除输卵管粘连、切除子宫内膜异位病灶。输卵管积水患者可能需要输卵管整形或切除术。子宫畸形可通过矫形手术改善宫腔环境。
人工授精适用于轻度男性因素或宫颈因素不孕。试管婴儿技术可解决输卵管性不孕、严重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问题。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能降低流产风险。卵子冷冻保存适用于需保留生育能力的肿瘤患者。
建议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豆制品、坚果、深海鱼等富含维生素E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避免过度焦虑,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压力。定期妇科检查能早期发现炎症等潜在问题。35岁以上女性如尝试自然受孕半年未果,建议尽早就诊生殖医学中心进行系统评估。备孕期间避免接触放射线、高温环境等有害因素,谨慎使用化妆品和染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