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疲惫可通过调整工作节奏、改善睡眠质量、加强情绪管理、培养兴趣爱好、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缓解。职场疲惫通常由长期高压工作、睡眠不足、情绪压抑、缺乏生活平衡、潜在心理问题等原因引起。
合理安排工作任务优先级,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建议采用番茄工作法,每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每小时起身活动一次。与上级沟通优化任务分配,必要时申请调整绩效考核标准。避免过度加班,下班后彻底脱离工作状态。
保持规律作息时间,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卧室环境保持黑暗安静,室温控制在18-22摄氏度。睡前可进行冥想或温水泡脚,避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持续失眠超过两周建议记录睡眠日记,便于医生诊断。
通过正念呼吸练习缓解即时压力,每天进行10分钟情绪日记记录。建立职场支持系统,与信任的同事分享工作困扰。区分可控与不可控因素,对超出能力范围的事务学会婉拒。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可预防情绪问题恶化。
每周预留固定时间发展非工作相关技能,如绘画、乐器或运动项目。参加兴趣社群建立新的社交圈层,打破职场思维定式。创造性活动如陶艺、写作能激活大脑不同区域,有效转移工作压力。户外活动每周不少于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当出现持续头痛、胃肠功能紊乱等躯体症状时,需进行体检排除器质性疾病。认知行为疗法对职场倦怠效果显著,必要时可配合抗焦虑药物。企业EAP服务可提供保密心理咨询,三甲医院心身医学科设有职业压力门诊。
建议每日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饮食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和镁元素,适量食用深海鱼、坚果等抗疲劳食物。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建立工作与生活的明确界限,下班后通过熏香、音乐等方式建立放松仪式感。定期进行职业规划评估,避免陷入机械性工作循环。出现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抑郁倾向时,应及时到精神心理科就诊。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
朱陵群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