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出血的止血药物主要有氨甲环酸、酚磺乙胺和云南白药胶囊,具体用药需根据出血原因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子宫异常出血可能由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碍或流产等因素引起。
氨甲环酸通过抑制纤溶酶原激活发挥止血作用,适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和月经过多。该药物可减少经期出血量30%-50%,常见剂型为片剂和注射液。用药期间需监测凝血功能,血栓病史患者慎用。
酚磺乙胺能增强血小板聚集性和粘附性,缩短凝血时间,常用于子宫手术后的预防性止血。该药物可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起效快速但维持时间较短,需配合其他治疗措施。
云南白药胶囊含多种中药成分,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功效,适用于轻中度子宫出血。该中成药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显著,服用方便且副作用较小,但需连续使用3个月经周期。
对于黄体功能不足导致的出血,需补充黄体酮调节内分泌。地屈孕酮片和微粒化黄体酮胶囊能促进子宫内膜转化,停药后形成药物性刮宫效应,需按月经周期规律用药。
严重出血需配合宫腔填塞或刮宫术,贫血患者应补充铁剂。子宫内膜病变引起的出血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子宫肌瘤可考虑米非司酮等药物保守治疗或手术切除。
子宫出血期间应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饮食宜多摄入含铁丰富的动物肝脏、菠菜等,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建议记录出血时间和量,定期妇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40岁以上女性持续出血需警惕子宫内膜癌可能,应及时进行诊断性刮宫。出血期间注意休息,避免生冷辛辣食物,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