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宫寒可通过饮食调理、艾灸疗法、运动锻炼、中药调理、保暖防寒等方式改善。宫寒多因体质虚寒、经期受凉、长期饮食生冷、气血不足、肾阳亏虚等因素引起。
日常多食用温补类食物如生姜红糖水、羊肉汤、桂圆红枣粥,避免生冷瓜果及冰饮。阿胶糕、枸杞泡水等药膳可辅助改善气血循环,经期前后可适量增加核桃、黑芝麻等坚果摄入。
针对关元穴、气海穴等部位进行隔姜灸或艾条悬灸,每周2-3次促进子宫区域血液循环。艾草泡脚也可驱散寒气,水温维持在40℃左右为宜,持续15-20分钟。
坚持快走、瑜伽、八段锦等温和运动,重点加强腰腹部核心肌群训练。每天30分钟有氧运动能提升基础体温,改善末梢循环不良导致的畏寒症状。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艾附暖宫丸、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温经散寒方剂。伴有痛经者可配合少腹逐瘀汤加减,需根据体质辨证用药避免自行服用。
特别注意腰腹、脚踝部位保暖,冬季可贴敷暖宝宝。避免久坐冷凳、淋雨涉水,睡前用热敷袋温敷小腹15分钟有助于改善宫寒引起的经期不适。
长期宫寒患者需建立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耗伤阳气。冬季可适当增加高蛋白饮食如鲫鱼豆腐汤,配合每天顺时针按摩小腹100次促进盆腔血液循环。经期前后忌食绿豆、苦瓜等寒凉食物,保持情绪舒畅有助于气血运行,症状持续加重者建议进行妇科超声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
曹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