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避孕套可有效降低艾滋病感染风险。避孕套的防护效果主要与材质标准、使用方法、破损概率、病毒载量、其他传播途径阻断等因素相关。
乳胶避孕套对HIV病毒的阻隔率超过99%,其微孔直径远小于病毒体积。国际标准要求避孕套需通过电子检测、漏水试验等多项质量测试,购买时应认准正规渠道的合规产品。聚氨酯材质避孕套同样具有防护作用,但弹性稍逊于乳胶材质。
全程规范使用是防护关键,需在性接触前佩戴,避免中途滑脱或破裂。使用前检查有效期,挤出储精囊空气,配合水基润滑剂减少摩擦。射精后及时捏住套体根部退出,可降低精液泄漏风险。错误使用会使防护效率下降85%以上。
临床数据显示规范使用下避孕套破裂率约为0.4%-2%。尖锐饰品、指甲划伤、油脂类润滑剂腐蚀等因素可能造成微破损。双重避孕套叠加使用反而会增加摩擦破裂风险,单层正确使用即可达到防护效果。
艾滋病病毒通过黏膜或伤口进入人体需要足够病毒量,避孕套能阻隔含有病毒的体液交换。若感染者处于急性期或晚期,精液/阴道分泌物病毒载量较高,此时防护措施更为重要。但即使病毒量低也应坚持防护。
避孕套无法防护非性接触传播,如共用针具、母婴垂直感染等。暴露后72小时内可使用阻断药物预防感染。定期检测、伴侣双方共同防护、避免高危行为等综合措施能进一步提升预防效果。
除正确使用避孕套外,保持单一性伴侣、避免饮酒后发生性行为、定期进行艾滋病检测等都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若发生高危暴露,应及时到传染病专科医院进行专业评估,必要时采取暴露后预防用药。日常生活中应消除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正确认识病毒传播途径,通过科学防护手段维护性健康。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