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药对女性身体的影响主要包括激素水平变化、月经周期改变、消化系统反应、血栓风险增加以及情绪波动。合理使用避孕药可有效避孕,但需关注个体差异和潜在副作用。
短效避孕药通过外源性雌激素和孕激素抑制排卵,可能引起乳房胀痛、体重轻微增加。部分女性服药后雄激素水平降低,可能改善痤疮和多毛症状。长效避孕药因剂量较大,激素波动更明显。
避孕药会调整子宫内膜厚度,使月经量减少30%-50%,痛经症状缓解率达90%。但部分女性可能出现突破性出血,尤其在服药初期。停药后通常2-3个月经周期可恢复正常排卵。
约20%使用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多发生在服药前3天。建议随餐服用或选择夜间服药。少数人可能出现食欲改变,通常1-2周后适应。严重腹泻或呕吐需补服药物。
含雌激素的避孕药会使静脉血栓风险提高2-4倍,吸烟者风险更高。表现为单侧腿肿、胸痛或呼吸困难。新型孕激素如屈螺酮可降低该风险,有血栓病史者禁用。
激素波动可能引发情绪敏感、焦虑或抑郁倾向,发生率为5%-10%。含屈螺酮的避孕药对情绪影响较小。持续情绪问题超过2个月应考虑更换避孕方式。
建议服药期间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补充400μg叶酸和1000mg钙。避免高盐饮食加重水肿,每周3次有氧运动可改善血液循环。服药前需测量血压,每年进行乳腺和妇科检查。紧急避孕药每年使用不超过3次,长期避孕应优先选择短效制剂。出现严重头痛、视力模糊或黄疸需立即就医。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