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避孕药可能导致月经周期紊乱,具体表现为推迟或提前,主要与服药时间、药物激素水平、个体差异、卵巢功能恢复及原有月经规律有关。
月经周期不同阶段服用紧急避孕药影响不同。排卵前服用可能延迟排卵导致月经推迟;黄体期服用可能干扰孕激素水平,引发撤退性出血使月经提前。药物含左炔诺孕酮等强效孕激素,会打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
单次摄入1.5mg左炔诺孕酮相当于常规避孕药8天剂量,会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部分女性用药后出现雌激素骤降,导致子宫内膜脱落异常,表现为经期提前3-7天;另一些女性因排卵抑制可能出现月经延迟2周以上。
体重指数超过25的女性药物有效率下降,月经紊乱概率增加30%。青少年下丘脑调节功能未完善,用药后43%出现周期改变。有内分泌疾病史者更易出现持续性月经失调。
紧急避孕药使卵巢功能暂时停滞,恢复排卵平均需14-21天。若排卵延迟超过3周,可能造成月经推迟。约15%女性用药后会出现卵泡发育停滞,需1-2个月经周期恢复。
原本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用药后70%能在3个月内恢复正常;原有月经不调者,用药后周期紊乱可能持续更久。多次服用紧急避孕药会显著增加月经失调风险,1年内使用超过3次者异常出血率达38%。
建议用药后记录基础体温监测排卵情况,避免剧烈运动及生冷饮食。若月经推迟超过3周需排除妊娠,异常出血持续10天以上应就医。日常可补充维生素B族及铁剂,规律作息有助于激素水平恢复。紧急避孕药每年使用不宜超过2次,常规避孕措施更为安全可靠。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