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度1.16通常需要1-2个疗程治疗,具体疗程数受病情进展、个体差异、用药反应、复查结果及并发症等因素影响。
早期梅毒患者滴度1.16可能1个疗程即可控制,若存在神经梅毒或心血管梅毒等晚期症状,需延长至2-3个疗程。治疗前需完善脑脊液检查、影像学评估等明确分期。
青少年代谢快者药物清除率高,可能需缩短疗程;老年人或肝肾功能异常者需调整用药周期。青霉素过敏患者改用多西环素或四环素时,疗程需延长至28天。
规范使用苄星青霉素后,若滴度4周内下降4倍以上可视为有效。部分患者出现吉海反应需对症处理,但不影响总疗程。治疗期间需监测体温、皮疹等药物不良反应。
首疗程结束后3个月复查TRUST试验,滴度未降需追加疗程。血清固定现象滴度持续1:8以下超过1年无需继续治疗,但需每半年随访1次。
合并HIV感染需延长疗程至3周以上,妊娠梅毒患者每个孕期均需1个疗程治疗。若出现视神经炎、听力下降等特殊表现,需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直至滴度转阴,配偶需同步检查。日常补充维生素B族促进神经修复,避免熬夜和饮酒。治疗后6个月内每月复查1次滴度,之后每3个月检测1次,持续2年未复发可终止随访。梅毒治愈后抗体可能终身阳性,但无需过度担忧传染性。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