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裤穿了好几年可能增加健康风险,主要与材质老化、细菌滋生、弹性丧失、皮肤刺激、妇科/男科疾病隐患等因素有关。
棉质等天然纤维经过反复洗涤会变硬变薄,吸湿透气性下降。化学纤维内裤可能出现纤维断裂,摩擦皮肤产生微小伤口。实验显示使用1年的内裤吸湿率降低40%,3年以上可能完全丧失抗菌功能。
长期使用的内裤即便经过清洗,仍会残留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微生物。日本研究发现在使用2年的内裤裆部,每平方厘米菌落数可达新内裤的20倍,可能引发尿路感染或外阴炎症。
松紧带和莱卡材质寿命约6-8个月,失去弹性的内裤会频繁移位摩擦腹股沟。男性可能因此出现阴囊温度调节障碍,女性则容易因摩擦导致外阴色素沉着或毛囊炎。
反复洗涤后内裤pH值会偏碱性,与健康皮肤弱酸性环境冲突。临床常见因旧内裤引发的接触性皮炎案例,表现为腹股沟区域瘙痒、红斑,糖尿病患者风险更高。
女性长期穿旧内裤可能增加细菌性阴道病风险,男性可能诱发阴囊湿疹。妇科门诊统计显示,穿3年以上内裤的女性患者阴道炎复发率比定期更换者高67%。
建议每6-8个月更换新内裤,选择浅色纯棉或莫代尔材质,洗涤时使用中性洗衣液并充分晾晒。运动后应及时更换,经期建议使用专用内裤。对于已有生殖系统炎症的人群,更需注意内裤更新频率,可配合使用沸水烫洗或紫外线消毒等辅助杀菌措施。特殊时期如孕期、更年期因分泌物变化,建议缩短至3-5个月更换周期。存放时应避免潮湿环境,单独收纳减少交叉污染。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