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避孕药确实可能引起血压升高。避孕药导致高血压的机制主要有激素影响、水钠潴留、血管收缩、代谢异常和个体差异等因素。
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可能刺激肝脏合成血管紧张素原,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促使血管收缩和血压上升。这种激素作用在服药3-6个月后可能逐渐显现。
雌激素成分会促进肾脏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引起体内水分滞留,血容量增加从而升高血压。临床表现为体重轻微增加和下肢浮肿。
避孕药可能增强血管平滑肌对加压物质的敏感性,同时降低血管舒张因子一氧化氮的生物利用度,这种双重作用会导致外周血管阻力持续增加。
长期用药可能影响糖脂代谢,约15%使用者会出现胰岛素抵抗,伴随甘油三酯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这些代谢变化间接促进动脉硬化发展。
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或35岁以上女性风险更高。吸烟者服药后血压升幅可达10-15mmHg,是普通人群的2-3倍。
建议服药期间每3个月监测血压,选择低剂量雌激素制剂含炔雌醇≤30μg。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需控制钠盐摄入,保持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补充富含钾的香蕉、菠菜等食物。肥胖者减轻5%体重可使收缩压下降5mmHg。与医生沟通后,可考虑改用避孕套、宫内节育器等非激素避孕方式。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